中原教育周刊 > 基础教育

未来五年,南阳普法这样做

发布时间:2022-01-20 13:25:44来源: 河南教育新闻网
  

  1月17日,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市委宣传部、市司法局相关负责同志,就《市委宣传部、市司法局关于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相关内容进行介绍,并回答记者提问。

  “七五”普法以来,我市被全国普法办评为“全国七五普法中期先进城市”,市司法局被评为“全国七五普法中期先进单位”。今年是第八个五年普法规划启动之年,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进一步加大全民普法力度,我市对标对表中央和省委“八五”普法规划精神,结合实际,制定并实施《规划》。

  围绕这些重点内容开展普法

  突出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明确把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各级党委(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的重点内容,作为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的重点课程,推动领导干部带头学习、模范践行。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学校教育,纳入高校法治理论教学体系,做好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作。加强宣传解读,通过多种形式,发挥好各类基层普法阵地作用,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人心。

  突出宣传宪法。在全社会广泛深入持久开展宪法及宪法相关法的学习宣传,全面落实宪法宣誓制度,加强宪法理论研究和宪法实施案例宣传。结合“12·4”国家宪法日,开展“宪法宣传周”集中宣传活动。加强对国家工作人员的宪法教育,在青少年成人仪式、学生毕业仪式等活动中设置礼敬宪法环节,大力弘扬宪法精神,实现宪法宣传教育常态化。

  突出宣传民法典。广泛开展民法典普法工作,推动各级党和国家机关带头学习宣传民法典,推动领导干部作学习、遵守、维护民法典的表率,提高运用民法典维护人民权益、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能力和水平。把民法典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加强对青少年民法典教育。深入开展“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主题宣传活动,让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

  深入宣传与促进高质量发展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的需要,以建设河南省副中心城市为契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南阳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大力宣传水环境监督管理、区域河流污染防治、水生态保护与修复的法律法规,服务丹江口库区水质保护和一渠清水永续北上。

  大力宣传南阳市优化营商环境办法,推动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大力宣传扛稳粮食安全责任、提高农业质量效益、深化农村改革等相关法律法规,为我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营造良好法治氛围。大力宣传知识产权保护、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产品出口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助力我市建设区域创新高地。

  深入宣传与社会治理现代化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建设平安南阳为目标,加强国家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积极开展“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普法宣传活动。围绕生态文明建设、道路交通安全、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扫黑除恶、毒品预防、防范打击网络电信诈骗、社区管理服务等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开展经常性法治宣传教育,依法保障社会稳定和人民安宁。

  深入宣传党内法规。注重党内法规宣传与国家法律宣传的衔接和协调。突出学习宣传党章,教育广大党员尊崇党章、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把学习掌握党内法规作为合格党员的基本要求,列入党组织“三会一课”内容,促进党内法规学习宣传常态化、制度化。

  把法治教育纳入教育体系

  把法治教育纳入干部教育体系。《规划》强调,健全领导干部学法用法机制,推动领导干部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加强基层行政执法人员法治培训,提升依法行政能力。开展村(社区)“两委”干部法治培训,提高基层干部依法办事意识和依法治理能力。

  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规划》明确,全面落实《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将法治教育融入学校教育各个阶段,引导青少年从小养成尊法守法习惯,增强法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把法治教育纳入社会教育体系。《规划》要求,实施公民法治素养提升行动,引导公民强化规则意识、维护公序良俗,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把公民法治素养与诚信建设相衔接,建立健全对守法行为的正向激励制度和对违法行为的惩戒制度,健全完善分级分类监管和信用激励、惩戒、修复等机制,提高全社会诚信意识和信用水平。大力宣传表彰崇法向善、坚守法治的模范人物,树立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风尚。

  从重点对象普法来讲,着重突出两个方面内容。一是重点抓好“关键少数”,提高各级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突出抓好青少年法治教育,全面落实《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教育引导青少年从小养成尊法守法习惯。

  提高普法针对性实效性

  优化普法产品供给。把握普法需求侧变化特点,适应人民群众对法治的需求从“有没有”向“好不好”的转变,提高普法质量,形成法治需求与普法供给之间更高水平的动态平衡。注重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分析各类人群不同的法治需求,进行用户画像,提高普法产品供给的精准性和有效性。走好全媒体时代群众路线,鼓励公众创作个性化普法产品,加强对优秀自媒体普法作品制作的引导。加大音视频普法内容供给,注重短视频在普法中的运用。

  拓展普法网络平台。推进法治宣传数字化建设,以互联网思维和全媒体视角深耕智慧普法。建设南阳普法教育网,强化法律法规和党内法规查询、法律问题咨询、典型案例解读服务功能,搞好系统集成、开放共享,打造全市普法“便利超市”。整合全市各类新媒体法治宣传资源,建立新媒体普法矩阵,扩大网络普法覆盖面。加强全国智慧普法平台推广应用,使之成为普法工作的好帮手,成为公民学法重要渠道。

  创新普法方法手段。坚持效果导向,在充分利用传统有效的普法方式基础上,促进单向式传播向互动式、服务式、场景式传播转变,增强受众的参与感、体验感、获得感,使普法更接地气,更为群众喜闻乐见。综合运用“报、网、端、微、屏”等资源和平台,推动法治融媒体建设,建立以内容建设为根本、先进技术为支撑、创新管理为保障的法治全媒体传播体系,形成资源共享、载体联动、立体传播、全域覆盖的法治宣传教育新局面。

  抓好“八五”普法规划组织实施

  “八五”普法涉及方方面面,必须加强组织实施,保障“八五”普法规划的充分实施。

  加强组织领导。《规划》明确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推进全民守法普法摆上重要工作日程,把普法工作纳入本地区、本系统法治建设总体部署,纳入考核评价内容,研究解决普法工作中的难题。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要严格按照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的要求,认真履行普法领导责任。

  加强制度建设。健全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人大监督、政协支持、部门各负其责、社会广泛参与、人民群众为主体的法治宣传教育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大普法工作格局。

  强化基层基础工作。加强对各级普法主管部门工作人员的系统培训,5年内市级普法主管部门对乡级以上普法机构人员轮训1次。强化各级财政对规划实施的保障作用,鼓励、引导社会资金参与支持普法工作。

  加强评估检查。健全普法工作评估指标体系,科学合理设定评估参数,引入专家评议、第三方社会满意度调查等方式,提升评估科学性准确性。开展规划实施情况中期评估和终期总结验收,加强评估验收结果运用。支持各级人大加强对全民普法工作的监督和专项检查。

(责编: 辛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原教育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中原教育周刊所有。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原教育周刊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