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教育周刊 > 基础教育

风起帆正逐浪行——记郑州市管城回族区第六中学

发布时间:2021-05-17 10:41:00来源: 中原教育周刊网
  

校长  胡峰

  郑州市管城回族区第六中学始建于1977年,学校占地面积15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14000平方米,现有18个教学班,学生784人,教职工76人。

  学校设施齐全,有音乐教室、美术教室、理化生实验室等功能教室;校园绿植环绕,安静优雅,整洁明朗,充满书香气息。

  风雨同舟,砥砺前行。近年来,在全体师生共同努力下,该校先后荣获省、市、区级多种荣誉。

  办学理念:让师生过一种幸福而完整的教育生活

  校   训:知书达理 明德向善

  校   风:出类拔萃 德才兼备

  教   风:乐教善导 精到有质

  学   风:学以求真 行以至善

队伍建设 德才兼备

  学校打造了一支“有理想、有情怀、有创新、业务强、勇奉献”的领导班子团队。在管理模式上采取网格化管理,中层骨干包年级,所有领导包班级、包安全、包管理、包成绩、包年轻教师成长。领导班子以身作则,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用身体力行付出、用影子精神影响、用榜样带动榜样,形成无需提醒的自觉管理模式。

  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学校坚持“德才兼备的老师才是好教师”的理念,党员首先要做好师德表率,全体党员是师德建设的核心力量。同时,全校教师都要参与师德考评,签承诺、定标准、亮身份、学榜样、树典型,切实做好多元评价。

  党员教师树榜样,全校教师跟得上,高标准、严要求,为学校师资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校以专家为引领,着力提升教师的专业技术能力。本学期先后邀请市教研室副主任孙红保、任民教授,经开区六中韩华中校长为教师们进行专题讲座;邀请经开区教育局副局长孔繁强、原郑州市金融学校司书举校长、郑州市29中龚士玉校长来学校指导工作;邀请郑州市18中段亚萍校长带团队来学校进行工作指导;邀请郑州市77中闫春芝校长带团队来学校传经送宝。通过专家引领,老师们的业务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学校在本学期举行了“四课两工程”活动,即教研组长示范课、青年教师亮相课、骨干教师展示课、学校优质课比赛,教学青蓝工程和班主任青蓝工程,活动开展为教师成长提供了有力支持和帮助。

  目前,学校拥有的省、市、区级骨干教师,市、区级名师,学科技术带头人的数量占教师比例在35%以上,并在教育教学中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良好的氛围,促进了教师成才,专业成长。 2017年,崔明玉老师的《反比例函数》获得乡村教师优质课省级二等奖;2018年,沙娟老师的《金属的化学性质》获得市级一等奖、省级三等奖,《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获得省级优质课二等奖;2019年,薛玲玲老师的《Festivals, holidays and celebrations》获得乡村教师优质课省级一等奖,乔晓晓老师的《时间的脚印》获得省级优质课一等奖,乔晓晓老师《昆明的雨》分别获得全国统编本语文教材教师模拟课堂教学中学组一等奖和市级优质课一等奖,袁晚青老师的《昆明的雨》获得市级优质课一等奖,杜萍老师的《一滴水经过丽江》获得市级优质课一等奖;2020年,胡江坤老师的《重力》获得市级优质课一等奖,薛玲玲老师的《Why don’t you talk to your parents》获得市级优质课一等奖;2020年,历史学科张琪老师荣获河南省乡村优质课一等奖中的第一名。

  在教育科研课题方面:2017年,李丹老师主持的市级课题《初中数学研究性学习课堂组织形式的实践研究》获得一等奖,王伟娜老师主持的市级课题《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获得二等奖;2018年,由耿新建老师主持的省级课题《提高农村中学课堂作业批改效率行动研究》通过立项,2020年结项;2019年,由张振华老师主持的市级课题《晨会制度对班级管理影响的研究与探索》获得一等奖;2019年,由徐静老师主持的省级课题《以“倒推法”解决农村初中学困问题实践研究》通过立项。

学生成长 德育为先

  学校贯彻以德育为先的原则,抓德育首先抓习惯,把养成教育当做学校德育的第一抓手,对起始年级学生进行为期半学期的养成教育。

  抓德育要开展德育活动,活动中德育,德育中活动。升旗仪式、爱国教育系列化,重大节日、传统文化教育系列化,音美活动、雅致教育系列化,体育活动、活力健康系列化。学校在这些方面做出了一定成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学校深入落实教、学、评的一致性,目前已形成晨读文化、堂清堂结、日清日结、周测月考的良性循环。比如学校要求老师在下课前要留下7分钟,一是给没听懂的学生留下提问题的时间,二是为了课间安全和文明习惯养成。通过清结,力求达到学则会、会则通、通则变的效果。

  “上下一心,齐抓共管,层层落实,步步检测”。在学校师生的不断努力下,学校教学成绩在区域内有很大的突破,荣获2020学年管城区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特色办学 文化兴校

  文以化世,文化兴校。学校开展文化兴校以来,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校园文化,比如,就餐文化三部曲:餐前感恩、餐中止语、餐后光盘;晨读文化五要素:任务、时间、读姿、组织形式、总结评价;七三候课、规范就寝、文明课间、书法篆刻、经典诵读等等,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社团活动是特色办学的重要内容,学校成立了创客空间、馨雅文学社、放牛班合唱团、书法篆刻、荷球等特色社团,内容覆盖文学、艺术、计算机、国学、体育等多个领域。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平台。

发展规划 着眼未来

  对学校的发展规划,校领导班子着眼未来,立志“创办家门口的新优质初中”。

  一是提升管理理念,实施有效管理。提升德育管理水平,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适宜环境。加强教学管理,抓好备、教、辅、批、考每个环节,实现备课要深、上课要实、作业要精、教学要活、手段要新、活动要勤、检测要严、辅导要细、质量要高,全面提高学生成绩。

  未来三年,要在现有基础上,提高学科教研质量,抓实导学案、作业和考试命题等设计的个性化和实用性,把学科课程纲要、教学设计、作业建设规划、导学案编制和使用、校本课程开发等制度落实和完善,作为教学常规管理的重点;牢记“学校管理没有严的问题,只有松的陋习”,让“严格规范”成为行为、成为习惯、成为性格和作风,同时做到宽严相济、爱严结合。

  领导班子严格要求,以身作则,率先垂范;部门工作做到有部置、有检查、有反馈、有奖惩;“我的岗位我负责,我的工作你放心”,成为每位教职员工的职业修养和行为准则;把权力放在阳光下、把荣誉放在评比中、把待遇放在考核中、把成绩放在激励中,成为核心价值观。

  具体达成标志:课程纲要、教学设计、作业建设规划、导学案要有校本成果,出台管城六中管理手册。

  二是提升师德师能,抓实队伍建设。以校为本,推进名师工程;推动“青蓝”工程,制定培养制度、方法和目标;确立青年教师“一年掌握规范,三年胜任熟练,五年能挑重担”的发展目标;建设“优秀班主任工作室”。

  具体达成标志:力争培养5名市级或省级骨干教师,带动教师群体的提高与发展;鼓励青年教师参加高学历学习,未来三年内力求50岁以下的教师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比例达到10%;分别建成1~2个“名师工作室”和“优秀班主任工作室”。

  三是规范教学科研,提高教学质量。树立“科研兴校”的理念,引导教师“做中学,学中研”;以市级课题为重点,校级课题为支撑,深入开展课题研究;在问题中提炼课题,在研究中解决问题;采用问题征集       整理论证       认真选题       开展研究       成果推广研究模式。

  具体达成标志:“科研兴校”观念深入人心;校长、领导、骨干带头参与教科研;培养研究型、学者型教师;教师能开展教学反思的研究,学会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分析自身教学的问题,改善教学行为。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团结一心、奋发向上的管城区六中人,将以党的教育路线方针为指导、以改革发展为动力,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努力为人民群众创办家门口的新优质初中,办人民满意的有温度的幸福教育,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育人才,贡献力量!

(责编: 王君豪)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原教育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中原教育周刊所有。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原教育周刊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