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汇区空冢郭中心小学开展关爱留守儿童暑期实践活动
为关爱农村留守儿童,不断提升办学水平,源汇区空冢郭中心小学组织青年志愿者教师走出去取经,诚邀教育名家走进乡村小学传经送宝。7月13日,源汇区空冢郭中心小学迎来了西安邮电大学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队,在漯河市农村音乐教育志愿者协会赵庆九老师的带领下,一行15人深入教育一线课堂,和乡村留守儿童互动,寓教于乐,轻松学乐理的同时,享受音乐的美妙绝伦。
赵庆九老师实践团队到校后,没有休息片刻,边走边和学校党支部书记杨永生交流,了解学校音乐社团开展的情况。站在党建室的荣誉墙前,看着一个个奖杯,一张张奖牌,即发感慨:咱们学校的红领巾合唱社团搞得真是风生水起,在建党百年的各级合唱比赛中,都是名副其实的冠军啊!
在学校录播教室,声乐课同时进行,志愿者协会的郭老师带着孩子们从认识do、re、mi、打节奏……到认识简谱,一遍一遍,不厌其烦,孩子们学得兴致盎然,不知疲倦。
西安邮电大学的邢老师更是平易近人,深得孩子们喜欢。她教孩子们正确“呼吸”和发声,逐一指导,逐一试唱,鼓励孩子们大胆展现自我,孩子们在邢老师的引导和感染下,意气风发,现场学习“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一次比一次进步,一遍比一遍深情,一曲浓情蜜意的《送别》,唱出了孩子们的期盼和对美好时光的无限眷恋。
声乐互动课结束后,赵老师激动地握着邢老师的手,说,“这堂课对于孩子们来说将会是永生难忘的,或许会成为一颗种子。”
副校长徐红敏对记者说:“我们学校是一所公办完全小学,包含幼儿园和小学部,也是一所寄宿制学校,在校生多为留守儿童。为拓宽学生眼界,培养学生各项技能,呵护学生的幼小心灵,学校规范办学的同时,特别注重素质类实践课程的开发,配备了高标准的体育器材室、美术教室、音乐教室、科学实验室、图书室、计算机教室,经常举办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真正落实快乐学习、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办学宗旨。学校迫切需要专业人才的指导和加盟,听说西邮的老师和同学们要来,大家都很激动,非常感谢你们不远千里,不怕辛苦为我们传经送宝,让我们农村的孩子也能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
生动有趣的声乐课堂打开了农村留守儿童的一扇窗,更坚定了西安邮电大学大学生社会实践队持续帮扶留守儿童的信念,源汇区空冢郭中心小学被西安邮电大学设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以“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为抓手,两所学校将不断丰富合作形式和内容,努力促进教育教学和志愿服务等方面的合作交流,实现双赢。
(通讯员 滕亚平 刘亮 供稿)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原教育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中原教育周刊所有。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原教育周刊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