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望宋朝
如果说唐朝是一轮辉煌的太阳,宋朝则该是一捧温婉的月亮吧?
夜色摇曳着,弥散开来。我安静地走着,人在回廊,月在回廊;月光一点一点地滋润了夜色,我停下脚步,行也思量,坐也思量。
抬起头,遥望如水的月亮,想起如月的宋朝。一样的柔美,一样的优雅。侧耳倾听,仿佛从遥远的地方传来欢笑,或清脆如银铃,或豪放如铜钟——是少女在花间“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抑或是少年“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闭上眼,眼前浮现出悠悠画面: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是这里吗?是这里传出阵阵欢笑吗?呵,这是年轻宋朝的欢笑啊!可是景色为什么变了?变成“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而且,笑声为什么隐去了?谁在叹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谁在呢喃:“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又是谁在低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是宋朝吧?唉,多情的宋朝!
不过,多愁善感的宋朝也会乐观地说:“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我微笑却又皱起眉——
为什么又涌起了这么多的云?月亮呢?月亮呢?我惊讶地看着云层,“寻寻觅觅”,只发现失去月亮的天空“冷冷清清”。月亮呢?是否在云后“凄凄惨惨戚戚”?不然怎么会“黄鹤断矶头,故人今在否?旧江山浑是新愁”?怎么会“甚凄凉,暗草沿地,冷苔侵甃”?一定是的,那么柔弱的月亮,怎么抵抗得住重重叠叠、气势汹涌的乌云呢?
错!错!错!我听到了:“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好壮观啊!这是月亮,还是宋朝?我不知道。
然而,抬首观月,月已经在云中隐没,终究是被困住吗?
过去的毕竟过去了……
我默然,静听它低语:“望故乡,都将往事,付与啼鹃。”“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是啊,“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独坐夜幕中,遥望如水的月亮,想着如月的宋朝,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选自《读懂中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原教育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中原教育周刊所有。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原教育周刊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