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教育周刊 > 基础教育

一场跨越时空的守护 七届宁波学子接力,帮113位无名逝者“安家”1

发布时间:2022-04-06 18:58:43来源:
  

  “我们和他们素昧平生,不知道他们生前是什么样的人,也不知道他们一生做了什么,只知道他们身后寂寞,无人记得。”

  “此刻,生与死的凝视,使我们穿越人生的迷雾,领悟到尊重别人的生命,也是对自己生命的一种敬重……”

  杨柳依依、哀思缕缕,又是一年清明时。近日,在余姚市第一公墓的无名逝者之墓前,余姚市第四中学“义冢”项目的学生志愿者代表在当地民政部门工作人员带领下,将11位无人认领的逝者骨灰,以集体树葬的方式入土为安。

  这个由高中生参与发起的公益生态葬活动项目,截至目前已“接力”七届学生,历时八年,帮助113位无名逝者找到归宿。

  A

  源于自然,归于自然

  为11位逝者大树下“安家”

  “早上出门,家人还有些担心,千叮咛万嘱咐注意这个、注意那个,以至于来的路上我心里有顾虑,但很快,念头便消散了。”高二学生方昱翔,是学生志愿者中的一员。他是余姚四中的中学生党校学员班班长。

  带上白色手套,方昱翔和其他六位同学走进余姚市殡仪馆骨灰堂,近距离接触无名逝者骨灰。

  在殡仪馆工作人员和老师指导下,他们小心地接过一个个用红色袋子包裹的逝者骨灰,装入骨灰桶,抬上灵车,男生在后车厢扶住骨灰桶,一路护送。

  那种情境,那种氛围,方昱翔说,自己的第一反应竟然不是害怕,而是油然而生的一种使命感。

  “假如人有灵魂的话,我想为这些孤独漂流的灵魂找到安身之所。”施佳妍是当中唯一的高一新生,活动中生与死的凝视,对她的触动是最直观的。

  她了解到,因为无人认领,一些逝者骨灰已经在这里存放了几年甚至几十年。他们中有的是来自外地的异乡人,有的是死后没有家属的孤寡老人,还有一些是尚未成年的孩童。

  “不知为何,这个时候好像内心深处有另一个自己在说,这件事应该做!” 施佳妍体会到了温柔以待每一个生命的意义。

  约半小时后,一行人抵达余姚市第一公墓。在郁郁葱葱的绿地和大树包围下,以石栏相围的方形公墓占地不大,只有几平方米,碑上没有人名,只写着“余姚市无名逝者之墓”这几个字。

  大家一起将骨灰放进墓穴,将白色、黄色的菊花花瓣剥落、洒下,再覆盖上一层黄土,随后上面种上杜鹃花。所有参与者在墓碑前三鞠躬,默哀并献上鲜花。

  无名逝者在这里,以另一种方式留在世界。源于自然,归于自然。

  B

  已帮助113位无名逝者找到归宿

  两次获全国中学生领导力展示会奖项

  为无名逝者举行树葬,这个想法最早出自余姚四中学生的一项社会调查,启动于2014年。

  起初,学生在社会实践老师钱剑波的带领下做丧葬习俗调查,偶然间发现当地殡仪馆里还有不少无人认领的骨灰,长年累月被人遗忘。

  “‘入土为安’本就是中国人的传统观念,有什么好的办法,能帮助到这些无名逝者?”钱剑波想带着学生深入探究下去。

  尽管死亡是必然到来的一站,但现实生活中,谈这件事仍是比较忌讳的,钱剑波一度也有顾虑。但是,学生及家长的态度让他很欣慰。

  “没想到活动发起后,这群孩子保持了很高的热情,有的班级将近一半同学想加入。大多数学生都是经过家长同意的。很多家长态度积极,但确实也有一部分家长有顾忌,主要是爷爷奶奶辈的。”钱剑波说。

  很快,调查小分队组建起来了,师生一起走上街头做民意调查,并向民政部、民政厅、民政局等相关部门提交建议,希望能找到让这些无名逝者“入土为安”的最佳方式,如以树葬、海葬或者其他生态葬形式入葬,让生前寂寞无助的逝者有一个“家”。 同时,借此向市民发出文明殡葬倡议,倡导大家丧事简办,争做文明殡葬、文明祭祀的倡导者和传播者。

  在大家协力推动下,2018年,余姚开始了第一届无主骨灰公益生态葬,今年已是第四届,帮助了113位无名逝者找到归宿。而余姚四中的“义冢”项目,已传递了七届学生,历时八年。

  这个项目在一届又一届的学生努力下,赢得了社会的认可,两次获得全国中学生领导力展示会奖项,被肯定为具有实验性和探索性的教育活动。

  C

  不一样的生命教育课

  让学生正视死亡、敬畏生命

  “每个生命都有平等的尊严,包括他的消逝。”余姚四中的高一教室里,传来了钱剑波老师的讲课声。他在课堂上展示的PPT内容,是“义冢”项目的活动内容。

  为了辐射影响更多学生,学校有了一个传统,每届新入学的高一新生,都要接受这样一堂生命教育课。

  “以往的高中课堂,没有很直接的生命教育,更多是个人的态度教育,而现在我们做的事就是让学生跳出个人生命的圈子,关注到他人的死亡,领悟死亡是自然给我们的安排,是必然会到来的,只有正视才能够更好地活着,对得起自然给予我们的最大馈赠。”钱剑波老师通过各种活动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正视死亡、敬畏生命,引发自我思考。

  课余时间,师生还会一起去养老院等福利机构当志愿者,陪伴和服务老人。学生们在当志愿者的过程中,继续体悟生命的意义,重新看待生活挫折。

  高一学生孙宇洋很有感触:“以前总觉得死亡离自己很遥远,总觉得有的是时间。但现在我明白了珍惜生命的意义,不要虚度时光,让每一天都充充实实的,这样才不会自我遗憾。”

  学生韩浩彬说:“‘百年身后一丘土,贫富高低争几多’,埋在一片花草下,与大自然融在一起,以新的方式重生,这是对自然的回馈。是大自然孕育了生命,生命又回馈自然,使它充满生机和活力。”

  学生施佳妍还在日记本里写下:“集体树葬这样的节地生态安葬形式,可以不占或少占土地,少耗资源,少使用不可降解材料,既帮助无名逝者入土为安,又能把更多的绿色资源留给子孙后代,我觉得很有意义。”

  余姚市民政局也很肯定学生的公益行为:我们既要保留必要的庄重感和仪式感,又要意识到土地资源的稀缺性和节俭文明治丧的必要性,从自身做起,同时带动更多的人参与进来,营造文明科学的社会丧葬风尚。

  关于生命与尊严、生命与价值等深层问题,是目前中小学教育中普遍缺乏的。余姚四中开展的走向生活的生命教育课,打破传统,让学生的受益不仅仅在一堂课上,而是一辈子。

(责编: 辛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原教育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中原教育周刊所有。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原教育周刊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