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考前八大禁语,家长千万别说,否则影响孩子!
4月以来
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
持续指导各地
结合本地疫情防控形势
精心制定
高考组考防疫工作方案及应急预案
并在考场布置
环境消杀
健康监测
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要求
目前
各地均已出台了
高考防疫相关工作方案
正在抓紧推进落实
切实保障广大考生和考试工作人员的
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跟小网一起来看——
01准备充足的备用考点考场
各地已根据实际情况,准备充足的备用考点、备用隔离考场。对于因区域封闭、无法正常赴原考点参加考试的考生,经专业评估后,当地将根据其具体情况妥善安排在备用考点等参加考试;对于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密切接触者等特殊考生,经专业评估后,可在当地设置的医院考场、集中隔离点考场等参加考试。
02加强考场的环境卫生和消毒
考试前,对考点、考场、通道、门把手、桌椅、宿舍等进行全面环境卫生清洁与消毒。考试期间,每科考完后做一次清洁消毒;考试结束后,做一次彻底环境清洁消毒。各地卫生健康部门或疾控机构为每个考点安排专门的防疫副主考,专职负责涉疫常规工作和突发事件处置。
03严格普通考场与备用隔离考场的分类管理
普通考场与备用隔离考场的人员物品严格实行分区分类管理,不交叉、不混用。备用隔离考场应设置专用防疫特殊通道、安检入口等,并与普通考场严格实行物理隔离。
04严格进入考点的体温检测
考点入口处设体温检测点,对所有进入考点人员进行体温测量。如体温出现异常,可适当休息后使用其他设备或其他方式再次测量。仍不合格的,须经专业评估,符合条件的安排在备用隔离考场考试。
05做好考前本地健康监测
前期,各地已部署对参与组考、监考环节的工作人员和考生等,按要求做好考前连续14天本地健康监测,每天体温测量并记录,监测身体健康状况,减少不必要的聚集和跨区域流动、不到人群流动性较大场所、不前往中高风险等级地区。
06加强考前核酸检测等健康筛查
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做好对特定区域范围考生及涉考人员的考前核酸检测,对于筛查异常考生,安排备用考点(场),不与正常考生同考点(场)参加考试。健全完善健康筛查补办快速通道等措施。
07加强考生和考试工作人员的个人防护
考试前,建议考生提前准备好口罩、手套、纸巾、速干手消毒剂等防护物资。赴考时如乘坐私家车、步行或骑自行车,可不戴口罩;如果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需要全程佩戴口罩,可佩戴一次性手套,并做好手卫生,同时注意社交距离。考试时,低风险地区的考生在进入考场前要佩戴口罩,进入考场就座后,可以自主决定是否佩戴;备用隔离考场和中高风险地区的考生,要全程佩戴口罩。工作人员和监考人员全程佩戴口罩,隔离考场的监考员及工作人员需穿戴工作服、医用防护口罩和一次性手套等,必要时穿戴防护服。
08完善应急预案
针对突发疫情等极端情况,开展多种场景的应急演练,确保高考防疫各环节有效对接、有序实施。考试过程中有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者,由考点当地的卫生健康部门、疾控机构和医疗机构专业人员进行专业评估,并按照应急预案稳妥处置。
09加强对考生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各地通过线上线下等方式,精心做好受疫情影响相关考生的心理疏导。同时,引导广大考生科学作息,合理安排复习备考进度,适度加强身体锻炼,以积极、理性的心态备考应考。
小网还有一些话
想对家有考生的父母说
您一句不经意的话
却可能给孩子带来
巨大的心理压力。
中高考前
这些话千万不要对孩子说
01
增压类禁语
禁语一:成败在此一举!
点评:这句话可能会使考生觉得戴上了一个无形的“紧箍咒”,造成心理上的巨大压力,产生紧张、忧虑、厌烦、恐惧、焦躁等情绪。
禁语二:同样是人,我就不相信你比人家差。
点评:考试关头,拿自己孩子与其他人相比,都会给孩子造成不必要的心理压力。
禁语三:检验你的时刻来了。
点评:如今的孩子都知道中高考的重要性,家长说这样的话,多半会让孩子本来就容易波动的情绪更加难以平静。
禁语四:我可是把大话都放出去了,你考不上重点大学/高中,我倒着走给同事们看。
点评:说出对孩子的期望,会给考生带来额外的心理负担,继而影响到考生情绪。
02
倒忙类禁语
禁语五:考不好也没关系。
点评:很多家长希望用这样的话来给孩子减压,帮他们宽心。其实,大部分考生对这句话非常反感,他们觉得还没有考试就说这话,就是家长对他们能力的一种否定。
禁语六:把题看仔细,认真答题,千万不要有任何大的疏漏,争取多拿分。
点评:考前老师已经反复叮咛了,希望考生掌握一些考试技巧,能多拿一分就多拿一分,这时家长就不要再多说什么了。因为,任何一个考生都不愿意在自己已经掌握了的知识点上丢分。
禁语七:什么事都不用管,只管考试。
点评:有些家长越俎代庖,考前对孩子的事插手过多,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因此,家长一定要控制自己对孩子的过多关注。家长也不要低估孩子的自理和自立能力。
禁语八:好好把试考完,你和爸妈就都解放了。
点评:孩子听到这话,就会感觉到自己是家长的负担,好像爸爸妈妈这么辛苦都是自己造成的,如果碰到那些倔强、任性的孩子,可能会顶撞,以至于伤害双方感情,直接影响到孩子考试情绪的稳定。
03
与其叮嘱祝愿成功
不如换成注意安全
与其祝愿成功,还不如换成“注意安全”“一路小心”等关心考生安全的话语,因为这样一句话传达的信息是“爸爸妈妈关心我,而不只关心我的成绩”。
专家们均表示,在备考期间,家长尤其要善于与孩子沟通,家长可适当嘱咐,但不要唠叨。
专家建议,不要对孩子讲任何期望,不要渲染考试的艰难,不要主动过问考试的情况。家长之间应避免谈及孩子学习的话题,因为该话题会涉及到孩子间的比较,或多或少影响到家长的心情,继而影响到考生情绪。
另外,说话语气要充满慈爱。慈爱是一种最温柔、最心平气和的沟通方式,无论出现争论还是冲突,只要打动了对方,沟通最终是能够做到的。
高考在即
希望大家明白
人生漫漫
不会止于一场考试
在这里
小网祝所有考生
一切顺遂
愿每一个人
都能收获比付出更多的回报~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原教育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中原教育周刊所有。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原教育周刊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