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教育周刊 > 学前教育

支持儿童参与课程评价

发布时间:2022-04-03 14:30:36来源: 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管理人员、教师、幼儿及其家长均是幼儿园教育评价工作的参与者。然而,在实践层面,教师对于儿童参与课程评价的必要性还存在不少疑惑。当前我国的幼儿园课程评价工作仍由教育行政人员、课程专家或教师等成人担任主体,儿童往往成了教师教学演示的配合者或是自身发展数据的提供者。要想使儿童真正参与幼儿园课程评价,应重视以下三个问题。

  坚定立场,重视儿童参与的价值

  首先,应认识到确保儿童参与课程评价是儿童的基本权利。《儿童权利公约》规定:“应确保有主见能力的儿童有权对影响到其本人的一切事项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课程作为幼儿园对儿童实施教育干预的重要载体,理应属于涉及儿童自身利益的事务,因此,儿童有权参与到幼儿园课程评价当中。

  其次,开展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判断课程效果,关键在于提高课程质量,儿童的参与能够积极促进幼儿园课程进一步优化发展。通过倾听儿童在课程评价环节表达的观点,教师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幼儿对课程内容的理解程度与实际需求,从而能够准确判断课程实施的实际效果并改进课程方案,来更好地适应本班幼儿的发展需求,这样才真正提高了课程评价的有效性,而不是使评价沦为形式。

  此外,儿童参与课程评价有利于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当儿童真正理解了教师对自己的教育期待是什么,当他们的评价工作得到了教师的认可与反馈,当他们能够通过评价来改善自身的学习表现,这时,他们的学习才能被认为是“有意义的学习”,他们才能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体。某大班幼小衔接课程中,教师初步设计了“参观小学”的活动方案,侧重于让幼儿感知小学课堂以及小学一日流程等活动内容,之后教师邀请幼儿针对该方案开展评价,幼儿提出他们想知道一些更具体的事,如“小学是否有厕所”“小学的操场什么样”“小学是不是也要天天睡午觉”等问题。基于幼儿在评价中提出的需求,教师修改了活动方案,活动开展后,幼儿因熟知每个环节的“要点”而高度配合,带着问题认真观察,回园后积极开展讨论与记录。由此可见,幼儿在参与课程评价的过程中也加深了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有助于增强其对课程的自主感与拥有感。

  悬置权威,相信儿童参与的能力

  在付诸实践的过程中,许多课程实践者对儿童参与课程评价的现实可能性仍然心存疑虑——儿童真的有能力评价课程吗?

  关于儿童的问题,还需要儿童来为我们解答,相信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在日常生活中都能体会到,儿童是具有强烈的交流兴趣与表现欲望的。某中班区域活动结束后的分享环节,建构区的一名幼儿说:“我们组今天搭了一个很高很高的墙,比人还要高。刚开始我们搭到第三层的时候就全倒了,后来SZY(同组的一位小朋友)告诉我们下面的积木太小了,上面的积木太大了,我们就找来长条的积木放在下面,用方块积木一块块放上去(用手比划),但是我们太矮了够不到,搭好的一下子又倒了,我们就想到用小椅子,SZY在上面,我在下面把积木递给他,最后我们搭了很高。”这名幼儿的分享逻辑清晰、语言流畅,生动地再现了他们小组建构这一作品的真实过程。通常情况下,教师评价幼儿的建构活动大多关注作品的围合、平铺、延长、垒高等静态层面的建构技能;而该幼儿却讲述了他在建构活动中解决问题的经历以及和同伴合作的经验,聚焦于动态层面。如果教师能够有意识地收集分享环节中的儿童观点并呈现在最终的评价内容中,将有利于增强评价的真实性与全面性。

  由此可见,儿童并非不具备参与课程评价的能力,只是儿童常常有着不同于成人的独特观点与独特视角,如果成人不能真正理解或欣赏儿童的观点与视角,又囿于成人在评价中的权威地位,儿童的观点往往难以被纳入评价内容之中,最终成了孩子们的“戏言”。

  提供支架,创新儿童参与的方法

  除了受教师观念的影响,儿童参与还存在着形式与方法上的阻碍。基于幼儿园一日环节紧凑以及班额较大等现实制约,儿童以个体形式参与课程评价无疑是对教师时间管理与精力分配的严峻挑战,而集体评价的形式又难以保证儿童参与的全纳性,容易忽视边缘群体的“声音”。因此,教师在收集评价信息时,可以根据不同环节课程评价信息的复杂、便利程度,来确定具体的评价形式。

  例如,在课程开发环节,面对尚未实施的课程方案,教师可以引导幼儿通过谈话活动集体提供评价信息,并对一些共性的问题或需求作出回应;而在课程实施后,面对幼儿的学习成果,教师应当预留个别评价的时间,鼓励幼儿对自己或他人的作品进行个性化的评价,并认真记录与留存;对于一些引起幼儿争议、需要通过交流才可以提供评价信息的课程内容,教师可采用分组的方式进行,以小组为单位提供讨论后的评价信息。

  此外,教师应创设适宜儿童参与的评价方法,允许幼儿通过不同的方式提供评价信息。如某幼儿园教师在开展一次针对混龄游戏的评价时,以拍摄的视频片段为依托,邀请了部分幼儿参与到评价中来,该教师观察并记录了幼儿观看视频时的表现信息以及其对游戏行为的解读信息,并结合幼儿选择的关键画面进行了访谈,发现幼儿对户外游戏的评价关注点与成人不同,对行为的解读也存在差异。儿童的参与不仅增强了该混龄游戏评价信息的丰富性与全面性,也为教师反思并改进自身的评价方式发挥了启示作用。由此可见,创设适宜的评价方法能够调动儿童参与课程评价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获得真实而有深度的评价信息。

  (作者单位系扬州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责编: 张世超)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原教育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中原教育周刊所有。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原教育周刊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