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教育周刊 > 地方

平顶山市第十六中学最美教师——张珊珊:心向往之,行则将至

发布时间:2024-01-24 09:37:02来源: 中原教育周刊网
  

 

    张珊珊,平顶山市第十六中学语文教师。她怀着对教育事业的憧憬,踏上了三尺讲台,默默耕耘二十载。工作上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良师,更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

  一、爱岗敬业,甘于奉献

  她始终坚持党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每天坚持做到早来晚走,全身心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把自己的知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在她二十多年的工作中,有很多次的两难,每次她都以工作为重,尽量不耽误学生一节课。有人说她傻,她总说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家庭的希望,我们不能因为自己耽误别人,教书就是“良心活”。

  二、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要想正人,必先正己”。所以,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她都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一定先做到,以人格魅力感染学生。要求学生认真学习时,自己必定忘我工作,一丝不苟;教育学生热爱劳动时,不是指手画脚,而是和学生一起参与劳动的全过程;叮嘱学生遵守校规校纪时,自己首先做到服从学校安排,遵守学校纪律。潜移默化中,学生都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看到地上有纸屑会主动捡起,走出教室能随手关灯,课堂上是认真专注的神情,课下有互帮互学的身影。张老师所带班级班风正,学风浓,学生时时有事做,事事有人做。

  三、不断探索,锐意进取

  从教伊始,她就虚心地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教学的各个环节,认真听课,学习他们的经验,始终勤勤恳恳踏实工作。为了让学生学得更轻松,更有兴趣,深入细致的钻研教材,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合理的组织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条理清晰地传授知识,进行技能训练,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向45分钟课堂要质量。每次课后都会反思自己的不足,写心得笔记,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要给学生一滴水,老师先要有一桶水,尤其在当今只是更新速度非常迅速的年代,为了更好的适应教学工作,她积极参加新教材、新课标的培训,不断提高专业知识和教学理论水平。为强化自身素质,在语文教研活动中,和同科教师坚持集体备课,一起探讨语文教学方面的各种问题,使自己的教学能力不断提升。在教学教研活动中,认真学习新的教学方法,向年轻老师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手段,根据自己的特长,制订长远的教学目标, 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四、亦师亦友,关爱学生

  植根于爱的土壤,教育之树才能结出丰硕的果实。张老师是一位深受学生喜爱,家长信任的老师。她对待学生始终坚持“四心”:是用最真诚的爱去关心每一位学生;细心的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耐心的纠正学生的一言一行;对“潜能生”的帮助转化持之以恒。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在课堂上,她用鼓励式的教学方式来激励学生学习,不论是谁只要稍有进步,她就会抓住这一时机进行“花式夸奖”,使其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对于行为异常的学生,她观其言,察其行,换位思考,循循善诱,帮助他们消除心理上的障碍,看到希望的曙光。课上她是学生们的好老师,课下她是孩子们的好朋友。

  为了把班主任工作做得更好,她向有经验的老班主任诚心请教,和学生们一次次促膝长谈,在班内创建文化墙:“不为失败找理由,多为成功找方法”,“低头题海,抬头未来”,“纵有狂风拔地起,我亦乘风破万里”。为了形成良好的学风,隔段时间就会奖励各方面有进步的同学,安排“抽奖”活动:“免写作业一次”,“和老师拍合影”,“优先挑选同桌”这些活动让学生们开心之余,又增添了学习的动力。在中考前夕,找到每一个同学谈心,请心理老师做心理辅导,以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细心照顾学生们的日常生活,让他们以旺盛的精力投入学习。

  五、潜心教学 成绩斐然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她始终谨记陶行知先生的话,辛勤耕耘,努力工作,也喜获硕果。曾获“市级优质课一等奖”、“市级优秀班主任”、“市级骨干教师”,多篇论文在CN刊物上发表,辅导学生参加征文、演讲、朗诵、汉字听写大赛,均获优秀辅导奖,所带班级获“优秀少先队集体”、“市级文明班级”称号。

  德国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师者如光,微以至远。她说所有的成绩都属于过去,明天依然任重道远。心之所向,无问东西,寻梦而行,一路追光。

  供稿:本刊平顶山市卫东区中心  陶朝军  巩娟

(责编: 张世超)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原教育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中原教育周刊所有。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原教育周刊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