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教育周刊 > 理论

浅谈课堂导入

发布时间:2024-01-24 17:06:45来源: 中原教育周刊网
  

  用简洁生动有趣的语言或动作拉开一堂课的序幕,随之进入课堂教学主体的过程就是导入。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老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给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实践证明:有趣而富有启发性的导入语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以引起学生对新知识新内容的热烈探求。

  课堂导入既要导还要能入,能入课。

  首先导入要有味,这个味更多的是有品味,有韵味。比如七年级语文上册的《天上的街市》这首诗引用了牛郎织女的典故,大家在做导入的时候,常常拿这个典故做导入。假如,我们用课后拓展里秦观的词《鹊桥仙》做导入,是不是更有品味,更含蓄,更有意境?更容易把孩子引到这首诗上来。

  其次导入要有趣。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先声夺人,会让这堂课出彩很多。大家看“真快乐作文”一堂课的导入:

  师:同学们好,我是张继老师,大家应该称呼我——

  生:张老师。

  师:同学们真聪明!不过,在我们学校大家都喊我魔法老师,大家知道为什么吗?(学生猜)

  师:因为我经常送给孩子一些具有魔法的礼物。这些礼物会让聪明的你变得更聪明,智慧的你变得更智慧,让有思想的你变得更深刻,大家想要吗?

  学生的好奇心内充分调动起来,学习兴趣盎然。

  看《皇帝的新装》这样设计导入:同学们,请仔细看右边方框里的图片,图片展示的是一位皇帝的新装,有很多人称赞它美极了,轻柔的面料、美丽的色彩、巧妙的花纹,搭配在一起真是精致又华丽,大家觉得好看吗?其实我向学生展示的只是白色的空格,好多学生都说看不见。我随后出示一个写着“只有聪明的人才能看见”的卡片时,又有好多孩子说看见了。然后引入新课,这样是不是既有趣又有味。

  然后,导入要有度。一是要注意长度,这里面是指时间的长短,以三到五分钟为宜,导入要简练,不能太冗长。二是要有温度,就是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可感可知,可以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比如,我们给贫困山区的孩子上课,非要用他们没有见过的东西,比如电脑、互联网做导入,恐怕没有什么效果。三是要有相似度。比如我们教学《怀疑与学问》的时候,可以用《敬业与乐业》做导入,题材都是议论文且题目相似,又都是文章的论题;我们教学《济南的冬天》,可以用朱自清的《春》做导入,内容相似,都是写景的散文;我们教学《背影》的时候,可以用《回忆我的母亲》导入,因为他们的主题相似,都是歌颂父爱和母爱的。四是导入要有深度。课堂导入完了,就像猴子掰的玉米,扔了,没用了,这就叫为导入而导入。好的导入要能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比如讲《女娲造人》的时候,用课后拓展的《风俗通》原文做导入,告诉孩子这是远古神话,让他们说说这段话的意思,再告诉他们,本文就是根据这段文字改编的,让他们看看有什么不同。学完课文之后,让他们比较异同。大家看看这个导入是不是一直持续到最后呢?《天上的街市》这首诗学完后,让孩子们比较一下它和《鹊桥仙》的不同,比如这两首诗是怎样来运用牛郎织女这个典故的?这样首尾呼应,课堂结构也非常完整。

  导入的作用是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引领思维、启发思考,好的导入可以为整堂课奠定良好的基调。

  (作者:张继   单位:项城市宏林学校)

(责编: 张世超)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原教育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中原教育周刊所有。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原教育周刊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