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教育周刊 > 高等教育

信阳学院打造非遗课堂 传习非遗活动

发布时间:2021-12-14 10:28:50来源: 河南教育新闻网
  

  近年来,信阳学院高举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大旗,着力建设地方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全力打造优质非遗课堂,积极组建学生非遗社团,在对外交流中展形象,在服务地方上出成效,在人才培养上创新招。

  以组织为引领,组建校园非遗社团。开学季,信阳学院加强分类引导,实施精准扶持,快速启动优秀传统文化类社团招新。在社团招新现场,罗山皮影戏市级代表性传承人祁平和汪家拳市级代表性传承人汪法宝,亲身示范,皮影戏滑稽有趣,汪家拳刚劲有力,博得学生们阵阵喝彩,活动共招募新成员300余人。这些新成员为学校传统文化社团输入新鲜血液,为校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注入新动力。与此同时,学校还邀请专业老师,指导协会开展好日常训练与活动,让非遗传习在校园内有序开展。截至目前,信阳学院已成立信阳学院皮影社、信阳民歌、烙画、剪纸、叶雕、茶艺、汪家拳等十余个优秀传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社团。

  以教学为手段,打造非遗特色课堂。学校将非遗纳入学校选修课范畴,开设了三门传统文化全校公共选修课,选课学生达500余人。授课内容涵盖信阳传统文化综述、光山花鼓戏、罗山皮影戏、信阳民歌、信阳剪纸、商城叶雕、信阳毛尖茶制作技艺、茶艺、漆艺、古琴艺术等。邀请非遗工作者和代表性传承人授课,用作品讲述“非遗故事”和匠心精神。课堂新颖有趣,理论与实践交叉进行,讲演与动手协同开展。在授课老师的引领下,配以传承人亲身示范,学生们积极性高涨,他们动手动口动脑,用实际行动传承传统文化之美。课程贯穿整个学期,平时有考核,考试计学分。

  以活化为目标,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学校将非遗传习与强身健体、文化传承、学习研究等紧密结合,教学相长,师生共进。一方面,优秀传统文化成风化人,非遗传习丰富了校园文化内涵;另一方面,非遗传习助推了人才培养,让学生拓展了兴趣,掌握非遗技能,增加社会竞争力。学校地方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馆常年为学生开放,提供创作辅导,帮助学生开展非遗创作,定期举办展览交流活动。此外还引导学生拍摄“非遗短视频”,挖掘每个非遗作品创作背后的精彩故事,引发大家对非遗传承的深度思考,在哔哩哔哩、抖音、小红书等平台,引入线上流量,让青年力量助推地方优秀传统文化。

(责编: 辛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原教育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中原教育周刊所有。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原教育周刊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