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教育周刊 > 理论

要破除信息时代“老年人困境”

发布时间:2021-03-07 16:37:43来源: 中原教育周刊网
  

  有人说,如果00后是信息时代的原住民,70、80后是信息时代的移民,那么50、60后或年龄更大的人则是信息时代的难民。此话不假,时代如同一辆不知停息的列车,将许多未上车的人甩在了身后,而其中大部分都是我们的老年人。

  陕西大爷上公交车时的一句“什么是健康码?没有人给我”;镇江老人在火车上无法出示健康码的僵持,无不展现出老年人在信息时代的艰难游走,而他们却始终找不到时代的“车票”。时代不应抛弃老年人。

  生于“千禧年代”“Z世代”的我们,摆弄起电子产品来,得心应手、浑然天成,殊不知社会中的另一群人在这个时代走得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在新时代的列车上,我们猛然发现并没有留下老年人的座位,他们在钢筋水泥的城市丛林中漫步,恍若旧时代的遗老。我们的社会中不能没有他们,我们却渐渐忘却了他们,而这正是新时代的悲哀。

  时代的列车上绝不能没有老年人的座位。我们常说,当今时代是年轻人的、世界是年轻人的,因此我们的社会越来越科技化、便捷化,但与此同时,时代和世界又何尝不是为老年人所拥有?中国早已步入老龄化社会,到2030年,中国65岁及以上的人口将占总人口的30%,即使是现行老年人口也有1到2亿。时代在进步,然而进步却不能以抛却社会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为代价,我们应当保留老年人的座位。

  信息技术的便捷是权利而非义务。无疑,信息技术对当代社会至关重要,但又如白岩松所说:“我们需要的是更多更人性化的技术,而不是更多技术化的人。”科学技术应以人的需要为先导,而不能撇下老人绝尘而去。

  更重要的是,使用信息技术是我们的权利,而不是义务。近日在关于某社保局必须使用无线支付的事件中,当事老人最终胜诉,法院判诀社保所必须保留现金窗口,便利老年人群体。正如某网友评论道:“唯有对社会各类群体的关心和照顾,才是社会进步的真正象征。”

  时代匆匆的脚步让我们走得并不容易,更有人追赶不上。正值青年,吾辈有责任去帮助老人们,去倾听他们的心声,去搀扶他们,赶上时代的末班车。如此,也真的只有如此,社会才会真的更加人性化,老人们才会真的一同步入新时代,不被抛弃。

  作者:杨博

(责编: 李宜川)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原教育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中原教育周刊所有。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原教育周刊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