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教育周刊 > 理论

漫步文与艺的世界 这份暑期逛展指南邀你共觅内心清凉

发布时间:2021-08-02 11:14:09来源: 新华网
  

  炎炎夏日长

  暑期里,和小编一起漫步“文”与“艺”的世界

  在艺术的海洋里共觅内心的清凉

  故宫博物院·陶瓷馆

自今年5月1日起

  历时两年改陈的故宫博物院陶瓷馆全新开放

  17个主题,1100余件珍贵文物

  梳理了中国陶瓷从新石器时代到民国时期

  数千年的发展历程

瓷器

  是中华民族历史与文明的记忆载体

  “唐三彩”的瑰丽多姿

  再现了唐代辉煌壮丽的时代之音

  青花瓷的隽逸雅致

  勾勒出江南之景

瓷器

  由泥出发

  在水与火的征程中抟土成金

  造就出风采各异的艺术珍品

  既有火的刚烈,水的优雅,也有土的敦厚

  其典雅的气质,精美的神韵,闪烁着文明之光

  折射出了中华文化的人文内涵和精神

  水木湛清华:中国古代绘画中的自然

“水木湛清华”

  典出东晋谢混《游西池》

  既道出了“清华”的得名因缘

  亦诗意揭示了展览主题

  自然与美

  艺术史上一个古老而永恒的话题。

  今年时值清华大学建校110周年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联合首都博物馆推出展览

  “水木湛清华:中国古代绘画中的自然”

  展出了90余件宋、元、明、清时期的精品画作

  揭示古典画作中的“自然”

4月19日,《偃松图》缓缓展开。新华社记者 翟翔 摄

《兰亭修稧图》(新华社发)

  “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稧事也。”

  永和九年三月初的《兰亭集序》传唱千古

  为历代文人所追随

  此次展出的《兰亭修稧图》绘王羲之兰亭修稧与观鹅故事于一卷

  被认为是线条精绝的宋代人物画作品

  画上的印章经技术复原

  识别为南宋内府“绍兴”、元文宗“天历之宝”以及李公麟“龙眠居士”

  策展专家认为

  此画或与北宋著名文人画家李公麟相关

千百年来

  历代画家寄兴于花鸟虫鱼、山石竹木

  对自然作出新的诠释

  当我们与这些古老的图画相逢

  在它们面前停步、凝视、沉思

  仍能感受到活泼的生命力和无穷的创造力

  万物毕照:中国古代铜镜文化与艺术

  中国古代铜镜变化多样的样式、纹饰和铭文

  使其成为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艺术品

  因为铜镜能照察审辨

  从而也引申出引为教训的意思

  古人多以镜鉴寓理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以清华大学1958级校友王纲怀先生

  所捐赠的铜镜藏品为基础

  在国内多家文博机构和私人藏家的支持下

  遴选400余面各具代表性的中国历代铜镜精品

  呈现了中国古代铜镜文化内涵与艺术魅力

漫长的历史中

  中国古代铜镜发展出了诸多功能

  蕴含着特定历史时代的生活态度、审美情趣乃至社会风俗

  是中国哲学、艺术、宗教、科技、民俗等重要载体

东汉“中国强”铭龙虎纹镜(新华社发)

在几千年的漫长历史中

  中国古代铜镜蕴含着的

  特定历史时代的生活态度

  审美情趣乃至社会风俗

  是中国哲学、艺术、宗教、科技、民俗等重要载体

(责编: 辛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原教育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中原教育周刊所有。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原教育周刊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