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教育周刊 > 理论

“虎妈”教育

发布时间:2021-08-22 22:26:05来源: 中原教育周刊网
  

  提起孩子大家非常头疼,小的时候还好。一提到辅导孩子学习头炸,孩子们说:妈妈不逼我学习的时候是最好看的,比我学习的时候就是母老虎。大家一笑而过,但是作为母亲很是伤心。谁都不想变成母老虎,让孩子害怕。被形容每次母老虎辅导儿子写作业,我都躲得远远的,免得溅一身“血”。

  俞敏洪曾说:“父母所拥有的荣誉、地位和财富与教育孩子的成败没有密切的联系,唯一有联系的就是全心全意地爱孩子,用正确的方法引导 孩子,选择正确的老师培养孩子。”对此,我十分赞成,父母爱孩子是容易的,但要给孩子真正的爱却不那么容易。

  为什么孩子会把母亲“妖魔化”,2005年4月25日,《珠江晚报》刊登了一条消息:在湖北省武汉市举行的一次近4200名中小学生参加的题为“给我一点时间”的作文比赛中,超 过70 010的孩子选择了一个共同的题材——被妈妈逼着整天做功课,学习 压力大。其中有孩子写道:妈妈是“母老虎”,自己每次出去玩总被她准确地堵回来;妈妈是“变色龙”,自己考了满分她睡着都会笑醒,考差了就会 大发雷霆;妈妈是“河东狮”,自己看一会儿电视她就会发作。这样的形容肯定是那些为孩子殚精竭虑的母亲所始料未及的。该报评论称,母亲在 孩子心中的形象被妖魔化了。

  因为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有条件、要求的,以爱的名义剥夺孩子的快乐,我认为真正的爱是是没有条件的,把他当成一个独立的个体而不是附属品。尊重其人格,满足其需要,引导其发展,而不求私欲之利。真爱,就是真正对孩子有益的爱。而不是为功利求得的爱,考满分能换取妈妈的好脸色。这不是爱,真正的爱是让对方感到温舒服。

  按照《儿童权利公约》的规定,儿童是一个权利主体,拥有包括姓名权、健康权、受父母照料权、娱乐权、闲暇权、隐私权、表达权等几十种 权利。我们没有权利剥夺孩子的自由,希望广大父母能够引以为戒,更要学会正确的爱孩子,呵护孩子。

  作者姓名:         白树云

  作者单位:         河北省沧州市沧县高川乡政府

(责编: 辛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原教育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中原教育周刊所有。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原教育周刊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