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教育周刊 > 理论

反对形式主义的“减负”

发布时间:2021-08-22 22:36:20来源: 中原教育周刊网
  

  为基层减负,能够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的工作积极性,是一项利好的政策。但是随着基层减负的持续推进,许多基层干部反映,原来繁多而无意义的会议等内容有所减少。不过与此同时,部分基层干部说,一些新增工作内容也开始不同程度出现形式主义苗头。

  有的地方“创新”学习内容和形式,要求基层干部定期答题;许多时候,基层干部拍照片不能随意,而是有一定的规格和数量的要求;周末还没睡醒,就被通知转发上级文章,还要求点赞评论,无论是学习软件签到,答题刷积分;还是拍照留存,写文要转赞评,这些都迫使基层干部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去完成。

  很多地区的基层干部减了老负担,又得练习新技能,症结就在于形式主义具有多样性变异性,从其结果来看,都是花拳绣腿、徒有其表,用轰轰烈烈的形式代替了扎扎实实的落实;究其实质而言,都是脱离实际、远离实践,不解决实际问题,光围着形式打转转。换句话说,无论形式主义有多少种变身,但共同特征是一致的,即重形式轻内容,重口号轻行动,重数量轻质量,重眼前轻长远。

  反对形式主义的减负,要彻底清除旧的形式主义,也要坚决防止新的形式主义。减负没减负,基层干部群众最有发言权。因此,各地应通过评价机制设计让干部、群众的真实意见体现到评价结果中,真正让干部、群众的意见说了算。在工作中要构建上下联动、直达基层、科学高效的工作格局,拿出钉钉子的韧劲,紧盯形式主义老问题和新表现,扭住不放、露头就打,标本兼治、源头治理,建立健全为基层减负的长效机制。

  从实处着眼、用实干考量、用实绩说话,把问题是不是得到解决和群众有没有得到实惠作为衡量标准来考核我们的工作,才能让各种形式主义无处遁形,彻底铲除形式主义。(尹娟)

(责编: 辛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原教育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中原教育周刊所有。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原教育周刊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