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市第四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启动
安阳市教育局关于举办第四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的通知
各县(市、区)教育局、局直各学校: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落实全国语言文字会议精神、全面深入实施中华经典诵读工程,根据《河南省教育厅办公室转发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举办第四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的通知》(教社语函﹝2022﹞166号)要求,市教育局决定举办第四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宗旨
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大赛以诠释中华优秀文化内涵、彰显中华语言文化魅力、弘扬中国精神为目标,旨在提升社会大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和语言文化素养,营造亲近中华经典、热爱中华经典的社会氛围,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二、大赛主题
大赛主题:经典筑梦向未来
通过诵读、讲解、书写、篆刻等语言文字表现形式,弘扬中 华优秀语言文化,从中华经典中汲取智慧力量、坚定理想信念、彰显时代精神,展现社会大众尤其是青少年对中华经典的传承与 创新,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氛围,为实现中华民 族伟大复兴凝聚磅礴力量。
三、参赛对象
全市中小学校学生、职业院校学生和中小学(幼儿园)教师
四、赛事分类
大赛分为四类:“诵读中国”经典诵读大赛、“诗教中国”诗词讲解大赛、“笔墨中国”汉字书写大赛、“印记中国”师生篆刻大赛。各项赛事具体方案见附件。
五、组织方式
(一)第四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诵读中国”经典诵读大赛安阳赛区比赛由安阳市教育局主办。
诵读大赛分为小学生组、中学生组(含初中、高中学生)、职业院校学生组(含中职、高职学生)、教师组4个组别。初赛由各地各校负责组织,组织方式由各地各校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确定,初赛后将优秀作品视频报送至市教育局语委办。其中,各县(市、区)每组别选送作品不得少于6个,局直中小学校每校每组别选送1个作品,市属高职院校每校学生组选送不少于3个作品。诵读内容、表现形式等具体要求见附件1。
同时,为鼓励更多师生参与、更好在校园内营造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氛围,河南省还举办了“中华经典诵读大赛”网络组比赛,各地各校应一并安排,活动方案见附件2。
(二)“诗教中国”诗词讲解大赛、“笔墨中国”汉字书写大赛和“印记中国”师生篆刻大赛,这三项赛事省市不再专门组织,由选手直接登录全国赛事官方网站(www.jingdiansxj.cn)自行报名参赛、上传作品、下载证书。同时可通过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微信公众号(微信号:zhjdsdgc)、抖音官方号、视频号、微信小程序和中国语言文字学习强国号等获取大赛相关信息。
六、奖项设置
“诵读中国”经典诵读大赛安阳赛区比赛与全市“喜迎二十大 欢乐进万家”十大群众文化活动之“典籍里的中国”中华经典诵读大赛合并举行,由专家评委评出各组别一、二、三等奖,并选送部分优秀作品参加河南省比赛。学生组别设辅导教师奖,每个作品最多报两名辅导教师,一、二等奖的辅导老师相应获得最佳辅导奖和优秀辅导奖。一等奖选手所在县(区)教育局、局直学校、市属高职院校获优秀组织奖。
经典诵读大赛每组别前6个作品将代表我市参加河南省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获得省优秀作品同时被省厅报送省委宣传部参加全省展演。
七、其它事项
(一)各地各校要紧紧围绕“经典筑梦向未来”主题,结合自身实际,通过新媒体方式对各项赛事广泛宣传,增加学生读经典、背经典、用经典的兴趣营造浓厚氛围,扩大社会影响,引导和鼓励在校师生和广大群众踊跃参赛,开展“亲子诵经典”活动,发动家长与孩子一起读经典、背经典,创建“书香家庭”,共同提升文化素养。
(二)各县(市、区)教育局、局直各有关学校要对参赛作品进行认真初选,充分发挥本地本校演讲朗诵方面专业人士的作用,雕琢提升作品质量,向市推荐高水平作品。
(三)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鼓励农村地区教师和学生参加,并坚持公益性原则,任何单位不得以任何名义向参赛者收取费用。
(四)节目视频(要求见附件1)、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经典诵读作品汇总表(样表见附件3)以各县(区)教育局、市直各有关学校为单位统一发送至市语委办邮箱aysywb@126.com,报送截止时间为2022年5月10日。市级决赛将于5月下旬举行。
联系电话:2205700
附件1
“诵读中国”经典诵读大赛方案
诵读古今经典,弘扬中国精神。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领社会大众亲近中华经典,增强爱党爱国情怀,制定方案如下。
一、参赛组别
分为小学生组、中学生组、职业院校学生组(含中职、高职学生)、中小学教师组(含幼儿园在职教师),共4个组别。
每组可个人参赛,也可2人(含)以上组成团队参赛,参赛过程中人员不得替换、不得增加。各组别的参赛者仅限本组组别人员。
二、参赛要求
(一)内容要求
诵读内容应为我国古代、近现代和当代有社会影响力的,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诗文和作品。当代作品应已正式出版或由主流媒体公开发表。
(二)形式要求
参赛作品要求为2022年新录制创作的视频,高清1920*1080横屏拍摄,格式为MP4,长度3—6分钟,大小不超过700MB图像、声音清晰,不抖动、无噪音。视频作品必须同期录音,不得后期配音。
视频开头以文字方式展示作品名称及作品作者、参赛者姓名、指导教师、组别等内容,此内容须与作品汇总表填报信息一致。
视频文字建议使用方正字库字体或其他有版权字体,视频中不得使用未经肖像权人同意的肖像,不得使用未经授权的图片和视频,不得出现与诵读大赛无关的条幅、角标等。
(三)其他要求
作品可借助音乐、服装、吟诵等手段融合展现诵读内容。鼓励以团队形式集体诵读。
每个作品指导教师不超过2人,同一作品的参赛者不得同时署名该作品的指导教师。
三、赛程安排
(一)初赛:5月10日前
各县(市、区)教育局自行组织初赛,形式自定,选拔推荐入围全市决赛的参赛作品。
(二)决赛:5月下旬
市教育局组织专家评委对报送的作品进行评审。选取部分优秀作品进行展演。
附件2
“河南经典诵读大赛”网络组活动方案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和全国、全省语言文字会议精神,切实发挥语言文字在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的重要作用,落实教育部、国家语委《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实施方案》中提出的“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优势,创新‘互联网+语言文化’,幵拓经典诵读新媒体传播渠道,活化经典、活态传播”有关要求,决定举办“河南经典诵读大赛”(网络组)比赛。现将比赛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经典筑梦向未来
二、活动时间
2022年4月至7月
三、分组方式
活动分小学生组、中学生组(初中、高中、中职学生)、中小学教师组、社会组4个组别进行。
四、活动内容
1.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或彰显中华语言文化魅力,展现当地深厚历史文化特点的中华经典诗文。
2.围绕喜迎中国共产党二十大胜利召幵,反映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抒发爱国和爱党情怀,弘扬正能量,以及歌颂为国家富强而奋斗的英雄楷模等优秀作品。
3.古代、近现代和当代有社会影响力的优秀文学作品以及教育部统编版中小学语文教材课文等,体裁不限。
4.歌颂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作出贡献的一线医护人员、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运动健儿、各行业楷模,体现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团结奋进的优秀作品。
五、活动流程
(一)诵读学习与练习(2022年4月11日至5月8日)
1.学习:通过官方微信平台“豫见诵读”参与线上视频学习和收看直播。学习内容由河南省演讲与口才学会专家、国家级普通话测试员、知名主持人等诵读专业人士录制。
2.练习:开展“21天朗读挑战”活动,朗读内容可选择平台提供素材,也可由教师组建班级自主选择朗读素材,系统通过AI语音测评功能,帮助朗读练习和音准纠正。
(二)作品录制与上传(2022年5月9日至6月5日)
通过活动平台录制并上传语音作品,作品上传完毕可获取系统评分和评测报告。
(三)市级初选(2022年6月6日至6月19日)
通过智能语音评审系统评选出各组别优秀作品,省辖市各组别综合排名前100名,省直管县(市)各组别综合排名前20名进入市级专家评选。
(四)市级专家评选(2022年6月20日至7月3日)
各市语委办组建专家评委会对进入初评的作品进行评审,省辖市各组别综合排名前30名,省直管县(市)各组别综合排名前10名进入省级评选。
(五)省级决选(2022年7月4日至7月17日)
专家评选委员会对参与决选选手作品进行评审。各组别分别产生一等奖50人、二等奖100人和三等奖150人。
六、奖励方式
1.省级一二三等奖获奖选手由河南省教育厅予以通报表彰,颁发获奖证书。
2.小学生组和中学生组(初中、高中、中职学生),省级获奖选手优秀指导老师由省教育厅予以通报表彰,并颁发获奖证书,每位选手限1名指导老师。
3.积极组织活动的市教体局,由省教育厅予以通报表彰,并颁发“优秀组织奖”证书。
4.获奖证书在活动平台自行下载打印。
七、活动要求
1.各地教体局积极组织广大中小学师生参加线上学习和在线练习,提升师生诵读能力和语文学习能力。
2.各地教体局提升学校和师生参加活动的积极性,组织和引导师生进行诵读作品录制和上传,提高活动参与度。
八、大赛组织
活动由河南省教育厅主办,北京市语言学会朗诵研究专业委员会、河南省演讲与口才学会协办。
活动不收取任何费用。
活动技术支撑由北京市语言学会朗诵研究专业委员会负责,联系人:王老师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原教育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中原教育周刊所有。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原教育周刊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