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教育周刊 > 地方

为学生心理健康画像!郑州市首次发布小学生心理健康报告

发布时间:2022-09-21 12:03:47来源: 河南教育新闻网
  

  近日,《郑州市小学生心理健康报告(2021)》发布会暨郑州市校园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研讨会在郑州举行。

  《郑州市小学生心理健康报告(2021)》(以下简称《报告》),是河南省心理数据科学国际联合实验室,河南省青少年心理危机监测预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大学认知、脑与健康研究所共同推出的郑州市小学生心理健康画像,是对郑州市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状况进行的较为全面的报告。

  《报告》受到科技部国家基地和人才专项资助,得到共青团郑州市委、郑州市教育局、郑州市科技局的支持,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

  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社会心态培育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大任务,强调要“重视青少年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教育,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为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促进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郑州作为展示黄河文明的重要窗口,已经发展成为经济总量超万亿、常住人口超千万的特大城市。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型,最根本的是要体现以人为本。2021年,河南省教育厅下发《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危机识别和干预工作的通知》,郑州市教育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与生命安全教育工作的通知》,突出问题导向,加强人文关怀。《报告》的发布,正是“以人为本、从心出发”教育理念的实践。

  该报告研究团队深入郑州市惠济区、管城区、上街区、金水区等辖区内多所公立小学,以实证研究为依据,涉及多维心理指标,全面描绘了郑州市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报告》提出了政、校、企、研、医、家庭六位一体的青少年心理服务体系,为疫情防控常态下青少年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参考,也为建立健全青少年心理状态监测、心理危机预警、心理支持联防的联控、联动、联通模式提供了数据支持。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王利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党委委员、总编辑杨群,郑州师范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孙先科,河南大学教育学部常务副部长李永鑫出席发布会并致辞。共青团郑州市委、郑州市科技局、郑州市教育局及新浪(河南)主要领导共同为《报告》首发揭幕。发布会由郑州师范学院副校长蒋丽珠主持。

  专家观点

  《报告》为什么以小学生为研究对象?

  一是问题出现早。精神问题一般在14岁之前就会表现出来,有研究表明,精神障碍在14岁之前发病比例为34.6%。关注小学时期的心理问题,可以早发现,早干预。

  二是影响程度深。许多成年期被诊断出精神障碍的患者,在儿童期就出现过心理症状,这些早期心理危机在未来有较高的几率发展为心理和精神障碍。最新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临床精神高危人群在10年后发展为精神疾病的风险为35%。

  三是干预效果差。早期心理危机如果不及时干预而发展为心理障碍后,一般需要药物治疗结合心理治疗,治疗难度较大,全球范围内的治疗效果不理想。

  四是支持机制弱。适用于小学生的心理测评工具存在时代滞后性;针对低龄人群有代表性的心理流调数据较为缺失;学校心理普测流于形式且缺乏有效反馈。

  鉴于以上原因,这次选择小学生为研究对象。

  《报告》为教育工作者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提供了重要依据

  21世纪对当代的青少年既是一个充满机遇的时代,也是一个充满挑战的时代。为了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我们需要提供多样化的资源来优化学生在校园内外的体验。教育在提升学生的学业水平的同时,引导学生实现全面发展尤其重要。这不仅包括强大的独立思考能力,还包括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康水平,拥有这些能力才能适应这个不断变化的世界。

  良好的心理品质包括拥有探求知识的好奇心、完成人生目标的坚毅品质、建立良好人际关系所需的情绪调节能力和社交技能等。对于学生中存在的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家长和学校应该给予重视,早发现、早应对,避免发展成为严重的心理问题,后者可能会导致心理与行为障碍,严重影响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甚至需要寻求医疗介入甚至依赖药物。

  鉴于当代教育面临的挑战,我们应充分利用心理数据这一重要资源,重视心理普查,定期连续监测,建立学生心理档案,为儿童和青少年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为教育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和建议。《报告》全面描绘了郑州市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教育工作者对小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提供了重要依据。同时,以该实证研究为依据,可进一步促进学校管理人员、教师、教育专家、家长和卫生专业人员合作,确保儿童和青少年在安全、健康和富有支持性的环境中成长。

  《报告》是回应社会关切、聚贤汇智的一部作品

  河南省心理数据科学国际联合实验室是由河南省科学技术厅批复,郑州师范学院与国外知名研究机构共建的研究平台,实验室与河南省心理危机监测预警工程研究中心和河南省杰出外籍科学家工作室组成的省级科技创新平台联合体,立足国际科学前沿,为解决地方和社会重大需求提供了多元化的智库成果。

  随着时代的发展,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次出版的《报告》正是郑州师范学院与河南大学回应社会关切、聚贤汇智、联合打造的一部作品,全书以郑州市小学生的心理健康调查研究为切入点,描绘了当前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状况,为学校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数据支撑和智力支持。

  我有三个建议,一是《报告》目前是以郑州市为依托,下一步要将心理健康调查推广到河南省及全国教育体系,农村的山区的孩子更需要进行心理健康调查和辅导。二是《报告》关注的主体是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年龄阶段特征十分明显,到初中阶段和高中阶段各不相同,小学阶段是早发现,初中阶段是青春期,高中阶段是学业压力,需要我们从不同年龄阶段出发,进行调查和研究。三是应尽快把带有研究色彩的《报告》转化、落地,让其发挥更实际的应用价值。

  记者提问

  郑州教育电视台:请问《报告》研创的初衷是什么?

  我们研究郑州市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并通过蓝皮书的形式公开研究结果,主要有两个方面的期望。一方面是为了调研疫情防控常态化期间郑州市小学生整体的心理健康状况,以及比较突出的心理问题。

  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变得日益突出,包括抑郁和焦虑症状的蔓延及自伤等行为的增多,并且表现出低龄化的发展趋势。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处于发展中,尚不成熟,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属于应激的易感人群。因此,了解当下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变得极为重要。

  另一方面,我们希望通过这一项研究,能够为郑州市相关管理部门、学校领导者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实际工作提供一些建议和理论支持。我们考察了人口学相关变量和心理健康变量的关系,这有助于识别小学生中的高危人群,做好早期的心理危机监测和预警,做到早发现、早应对,从而对心理高危的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关注和支持,避免发展为严重的心理障碍,影响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加大治疗难度。

  教育时报:关于校园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请问我们的学校代表,有什么好的建议?

  作为一名基层的教育工作者,我一直非常期待建立这么一套符合我们本地学生真正需求的心理服务体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任重道远,必须引起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理论学者和一线教育实践者的高度重视。针对校园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我提三点建议。

  一是通过校园心理服务体系的建设,给予学校专、兼职心理教师专业化的指导。当简单的说教式、单一化和碎片式的教育无法解决心理行为问题时,就需要寻求心理健康教育体制与机制的创新。然而很多学校虽然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开了心理课、建了心理咨询室、排演了心理剧……但真正面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时候还是捉襟见肘,由于专业性不足,难以对学生提供真正有效的指导和帮助。

  二是通过校园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打造三位一体的育人新格局。学生的发展不是单一因素作用的结果,而是多因素影响形成合力的共同作用。家庭、学校和社区都是与学生息息相关的重要生活环境,也是学生接受教育的重要场所。建议通过校园心理服务体系的建设推动“家庭—学校—社区”三位一体协同育人,建立“全员参与—立体推进—多元素整合”的工作模式,促进每个学生在不同阶段收获心理健康发展。

  三是通过校园心理健康体系的建设,实现心理辅导与咨询一体化,建立从小学至大学连续的心理成长档案。大量回溯性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的心理及行为问题通常在中小学阶段就开始发生了,所以我认为,中小学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要做未雨绸缪,对那些出现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学生应及时进行心理辅导,避免因发现不及时给未来的学习生活留下心理隐患。

  建议在注重尊重和保护学生的个人隐私的前提下,进行相关测评工具的本土化研发工作和心理健康数据的持续性采集工作,建立青少年“心理成长档案”,实现不同学段学生心理健康相关信息的有效衔接,使其伴随学生从小学、中学直至大学。在需要时,可以及时调用,让心理辅导和咨询有据可循。

  郑州日报:请问《报告》的发布对小学的教育教学工作有什么变化和影响?

  首先心理健康工作一直以来都是我们小学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内容,这次《报告》的发布,更是促进了我们对心理健康的关注。学生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而教师和“三保”人员在学校里与学生相处时间长、相互影响性高,我们关注学生、教师、“三保”人员,将这些群体全部纳入学校心理健康数据库。

  其次《报告》将推动小学心理危机监测预警工作的常态化,建立详实的数据,使个案跟踪常态化。以往的学生心理危机监测预警方面的工作,学校没有系统性指导,也没有能建立起学生心理档案的动态追踪机制。那么,我们希望能借鉴研究团队的经验,开展相关工作,对小学教师进行针对性的培训,使得教师团队的心理危机应对能力得到提升,在实践中有据可依,从而有利于教育教学工作。今后,我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将继续以预警为主、干预为辅,为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护航!

  郑州广播电视台:《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等文件要求,实现产学研深度融合,鼓励校企合作,企业作为全国心理健康科普教育基地,在未来的青少年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方面能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刚听了各位专家的报告,内心无比兴奋,看到、感受到了新报告、新参考、新方向,也为我们在今后的发展中提供了有力保障。

  首先,借助我们已有的全国心理科普教育基地和河南省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在基层教师教育培训、心理测评工具集成化、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理知识普及平台搭建等方面都可以提供必要协助。

  其次,我们也在积极落实国务院深化产教融合的意见,在教育、科技、团委、科协等部门的政策指导下,利用我们资源,帮助研发平台、高校将基础研究成果转化,向全市、全省、全国推广应用。

  再次,我们可以起到桥梁作用,将高校、政府、医院联合起来,发挥多方联动作用,为建立专业化心理健康工作团队的落地提供服务保障。

(责编: 辛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原教育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中原教育周刊所有。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原教育周刊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