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教育周刊 > 理论

关注学生心理健康 定期心理评测不可忽视

发布时间:2022-04-12 09:15:54来源: 中原教育周刊网
  

  青春岁月是最美好的季节,青春的美丽,是刹那的辉煌,也悄悄带着明媚的忧伤。与青春期一起到来的,有欢喜与快乐,也有青春期心理的脆弱迷茫,以及学生轻视生命的心痛与哀伤。

  中国教育网消息:四川大学发生两起血案;常州一高中生跳楼自杀;九江某中学一女生遭同班男生割喉身亡……

  学生轻生的事件惨不忍睹,这些本该灿烂绽放的青春,就这样悄无声息的凋零在一片叹息声中。

  我们的学生怎么了?

  青少年时期,国外称之为“危险年龄”。这时期青少年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有了显著的发展,但又有较多的片面性和主观性,行为不易预测,也最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我们强忍着惋惜和剧痛再来看一组触目惊心的教训。

  事发今年

  1月27日,河北邯郸,一名高三学生,因请假未果从学校四楼跳楼身亡。

  1月23日,陕西西安,一位家长向媒体反映,女儿在校遭受校园暴力,调换座位未果,跳楼自杀身亡。

  4月8日,江苏南京某大学一位女博士跳楼身亡。

  4月21日,湖南长沙某大学一位硕士生坠楼身亡。

  ……

  节哀顺变之余,沉痛惋惜之便,社会为之震惊之时,不禁自问:

  我们的学生怎么了?

  我们能为他们做些什么?

  呵护、培育这本该硕果累累的花朵,社会在行动,国家在行动,学校在行动,我们也应该行动。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做好定期心理评测,已经刻不容缓了。

  开展学生定期心理测评,全员在行动

  今年1月,河南省召开的“两会”上,省政协委员刘合行提交了《关于亟待科学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精准心理干预,预防校园恶性事件发生的建议》提案,提出“要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工具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检测,一是可以便捷、迅速的进行心理健康检测;二是可以进行“云存储”,建立学生的“云档案”,可随时、随地进行查看、对比、分析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三是可以形成全国所有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大数据,为教育部门和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提供重要数据依据。”

  今年3月召开的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张广东提交了《关于建立全民心理健康检测体系的提案》。提案指出:“有关专家调查研究表明,有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初中生约为15%,高中生约为19%,大学生约为25%,而且心理问题趋向低龄化。学生因为心理问题导致的校园恶性事件如伤害、自杀等新闻屡见报端”“目前从幼儿园到大学,都未建立统一的心理健康检测机制。大部分学校虽然配备了心理咨询室、购买了心理测量软件,但由于绝大部分软件都是单机版或无法提供分级后台服务,学生使用率很低,部分学校心理咨询室形同虚设。”

  两位政协委员都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心理检测对及早发现学生心理问题、建立定期学生心理检测机制、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以及建立学生心理健康大数据的重要性。

  7月7日,国家教育部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文件明确要求“定期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测评工作,健全筛查预警机制,及早实施精准干预。高校每年在新生入校后适时开展全覆盖的心理健康测评,注重对测评结果的科学分析和合理应用,分类制定心理健康教育方案。县级教育部门要设立或依托相关专业机构,牵头负责组织区域内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测评工作,每年面向小学高年级、初中、高中开展一次心理健康测评,指导学校科学运用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结果,推动建立“一生一策”的心理成长档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关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教思政厅函〔2021〕10号)等文件精神,及时发现因疫情、洪涝等灾难对中小学生造成的心理危机,及早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进一步加强全省中小学生心理危机识别和干预工作,近日,河南省教育厅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危机识别和干预工作的通知》。

  通知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设立或依托相关专业机构,对本区域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测评,每年面向小学高年级、初中、高中至少开展一次心理健康测评,指导学校科学运用测评结果,及早实施精准干预,推动建立“一生一策”心理成长档案;县级教研机构要配备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员,每所中小学至少配备1名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职教师原则上须具备心理学或相关专业本科学历;注重专业能力提升,中小学要在班主任及各学科教师岗前培训、业务进修、日常培训等各类培训中,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必修内容予以重点安排,对新入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基本知识和技能全覆盖培训;各学校要将心理健康课列入必修课内容,确保小学各年级每学年不少于12课时、中学不少于14课时,同时注重安排形式多样的生命教育、挫折教育。鼓励各地建立区域性的中小学生心理辅导中心,创造条件开通或依托权威24小时心理援助热线、咨询邮箱等,做好常态化心理服务工作;学校每年至少开展一次面向家长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在家长学校课堂中将青少年发展心理学知识列为必修内容;组织教师定期开展家访,关注学生的成长环境,向家长传播家庭教育的科学理念和方法,让家长掌握应对孩子心理行为问题的正确方法,及时了解学生是否存在早期心理创伤、家庭重大变故、亲子关系紧张等情况,寻求学生家庭成员及相关人员的有效支持。

  卫健委、中宣部、教育部等22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印发健康中国行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行动方案(2019—2022年)的通知》(卫疾控发〔2019〕63号),明确提出了中小学、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并提出要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建设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数据采集平台,追踪心理健康状况变化趋势,为相关政策的制定完善提供依据”。

  至此,对学生开展定期心理测评已经成为社会、国家、学校和家庭的共识,全员在行动。

  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做好定期心里评测,需要全社会力量共同努力

  虽然国家相关部门都相继出台了与学生心理检测、心理档案和心理健康大数据相关的政策,但是想真正的落实并非易事。至今我国绝大部分中小学尤其是农村学校都没有建立学生定期心理检测机制,也未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绝大部分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档案也不健全。

  河南省政协委员刘合行在提案中指出:“目前中小学未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主要原因,一是因为学校心理咨询室不健全,部分农村中小学就没有心理咨询室;二是因为部分学校虽然建立了心理咨询室,但是没有或缺乏专业心理老师,无法有效开展工作;三是学生有了心理问题不知道如何进行咨询,学校缺乏心理教育知识普及;四是因为没有有效手段和工具,无法便捷、迅速的为所有学生进行心理检测,所以无法为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五是地方教育部门和学校只重视学生成绩,普遍对学生心理健康重视程度不够,财政投入不足。”

  全国政协委员张广东指出:“目前,政府在心理健康方面的投入远远小于身体健康方面的投入,而实际上,因为心理疾病躯体化产生的身体疾病不在少数,尤其是因为严重焦虑、抑郁产生的高血压、失眠、烦躁、头晕、头疼、肌肉酸痛等身体症状,甚至因此导致的自杀现象也越来越多。但无论是在学生的心理健康方面还是职工的心理健康方面,尤其是农民工的心理健康,政府都严重投入不足,而且,政府在鼓励企业进行心理健康事业发展、心理产品研发、政府购买服务、心理健康检测大数据平台建设等方面缺乏政策和资金支持。”

  事实上,无论是教育部门还是学校的领导,在学习成绩与学生心理健康两者方面,还是强调前者的多一些,忽略或者不十分重视后者,这也是导致目前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无法提高的重要原因。

  众所周知,只有学生心理健康了才能安心学习,提高学习效率,提高学习成绩,只一味的强调学习成绩而忽略学生心理健康的做法只能是本末倒置。

  河南省政协委员刘合行建议:“要把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纳入政府对教育部门的考核范围,明确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日常课程纳入学生的校本课程。”“要把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纳入地方政府财政预算范围,按照每人每年人均不低于50元的标准列入对学校的拨款范围,专款专用,专门用于学校心理咨询室建设、心理老师的培训和心理档案的建设费用。高校要明确把大学生年度心理健康检测、建立健全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工作列入学校年度财务预算,加大生均经费投入,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

  他还指出:“目前,全国各科研机构和公司也在加大这方面(心理检测)的工具开发力度,由河南智库教育研究院等机构联合开发的‘智库系列心理健康检测系统’即很好的解决了以上问题。通过微信小程序或学校微机室电脑不仅可以在15分钟内为全部学生(同时在线检测人数可达百万人)进行心理健康检测,为学校提供系统管理后台,还可以逐级为学校所在县区教育局、市教育局、省教育厅和国家教育部提供不同权限的管理后台,可从学生心理问题严重程度、年级、班级、专业、性别、年龄段、检测时间等多个维度一键统计学生心理健康的各项数据,为不同级别的教育行政部门出台相应的政策提供大数据参考依据。目前该系统已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成为教育系统心理健康大数据平台。”

  一个不争的事实就是,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做好定期心里评测是重中之重,需要全社会力量共同努力。

  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是学生健康成长的两大要素,甚至心理健康比身体健康更加重要。但是,我们在实际的学校教学中,往往一味强调学习成绩的重要性,却严重忽略了心理健康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如果一个孩子身心有问题,肯定会严重影响学习成绩的提高,甚至正常的学习都无法完成。如果导致严重心理问题,很可能就会发生本文开头那些极端案例:自杀。所以,定期开展心理检测,多维度、精准形成学生心理健康分级大数据,既是了解学生心理问题的第一道关口,也是学校开展心理辅导和心理危机干预的主要依据,更应该成为学校、教育行政部门出台相关心理文件和政策的大数据参考依据。

  应尽快严格贯彻落实国家教育部和省教育厅关于定期开展学生心理测评的文件精神,尽早建立“一生一策”心理成长档案。(苑仁玉)

(责编: 张世超)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原教育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中原教育周刊所有。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原教育周刊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