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教育周刊 > 理论

余姚“老年学堂”把课堂办在田间地头 让闲不住的村民在果蔬大棚里尽情“折腾”

发布时间:2022-04-19 16:02:02来源: 现代金报
  

  “家门口就能学习到先进的农业种植技术,还可以交到有相同兴趣爱好的朋友,集体学习、集体劳动,这样的好事哪里找?”年近七旬的村民夏柏尧一脸幸福地说。

  他口中称赞的正是余姚市黄家埠镇社区老年大学开办的“田园班”,课堂多数不在教室里,而是紧贴农村建设与农民实际需要授课,走进田间地头,开展实地学习。这一依托周边资源优势探索出的农村老年大学组班办学新路径,聚人气,更接地气。

  把“课堂”搬进果蔬大棚

  A

  余姚黄家埠镇老龄人口众多,其中不乏“空巢老人”。他们文化程度大多不高,底子好一些的老人,报上了戏曲班、歌咏班、太极班、书法班,可还有很大一部分,心静不下来,平时也闲不住。

  这些老年人大多上午侍弄田地,中午喝个小酒,下午打个小牌,动员他们报名参加学习,基本没啥兴趣。怎么办?

  为了提高全镇老年教育的参与率,黄家埠成校的老师们经过讨论研究,决定尝试开办“田园班”。一些老年人也抱着试试看的心情报名参加。

  为了办好田园班,学校从农户处租用一个果蔬大棚,聘请两位退休的农技人员给学员们做讲座,传授理论知识:果蔬育苗方法,时令蔬菜培育,果蔬高产培育,病虫害的防治等,让学员们的“土方法”得以升级改造。

  同时,鼓励学员以分组的形式在果蔬大棚里“折腾”:一半种“规定项目”,到时开展分组评比;另一半开展“自选项目”,瓜果、玉米、蔬菜……种什么都行。学校还会布置课后作业,让学员们在家庭“自留地”和庭院一角开展露地果蔬的培育实践,然后回到课堂交流心得体会。田园老年学堂,已具雏形。

  B

  为农村老年人创设学习交流的平台

  三年来,黄家埠成校把课堂延伸到田间地头,开展更接地气的老年教育,创新了老年大学的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

  夏柏尧老人作为田园老年学堂第一批学员,通过这几年的果蔬班学习,收获颇多。他感慨,以前用土方法种菜,现在是科学种植,感觉质量有明显提高。如今班里每星期二都有活动,他作为组长,召集大家集体学习和劳动,老年生活越来越丰富多彩。

  为了打造田园老年学堂的品牌,学校还一直在加大课程体系开发力度。整合资源,把“圣果农场”设立为“田园老年学堂体验基地”,邀请各级专家莅临指导,带领学员外出学习,学习课程除了果蔬种植技术培训,还开展“阳光玫瑰”的培育、梨的优质培育技术、水稻高产技术等各类培训,并在村民学校开展花卉养护知识讲座,形成了日益丰富的田园课程体系。

  学校表示,下一步要从“优”到“特”,依托田园主阵地,紧密结合本镇农产业发展现状,在产生社会效益的同时增添经济效益,为共同富裕助力。今后,将开发更优秀、更丰富的田园知识课程,打造“一村一品”的村级田园课堂,让“田园老年学堂”成为余姚终身教育的一个品牌。

(责编: 辛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原教育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中原教育周刊所有。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原教育周刊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