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教育周刊 > 理论

张权:班级管理的一点思考

发布时间:2024-04-29 09:41:57来源: 河南教育周刊网
  

       一名优秀班主任的视野是开阔的,他的眼中绝不只是成绩,成绩应该是班主任教育工作的“副产品”。

       不仅仅是班主任,就是一名纯粹的任科教师,他的职责也是“教育教学”工作,“教育”是永远排在“教学”前面的。班主任的职责更多,各种习惯的培养,责任和规则意识的培养,文化氛围的营造,集体精神的打造,优秀品格的塑造,不良情绪的疏导,人生理想的引导,正确三观的树立……最后才是学习成绩的突破。班主任的工作除了教育,还有管理,这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教育是人文情怀,是温情的一面,管理是规则的制定与执行,是刚正性的体现,我认为教育就是更高级的管理。

       人们关注成绩没有错,毕竟在社会大环境下,谁都需要成绩。教育主管部门、各学校一线教师、学生和家长,大家都不容易,我特能理解。但教育是有规律的,成绩的突破也是有道的。古人说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能流传到今天,绝对是有道理的。但快节奏功利性的现实不允许我们多等,别说百年,一年也等不了,一年之后就与我无关了,我的荣誉飞了,我的职称凉了。于是人们开始弃道而用术。

       道具有启发性、引导性、薰陶性、浸润性、艺术性,见效可能慢,但运用得当,效果可能更持久,并且向着上扬的方向发展,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术具有强制性、压迫性、枯燥性、漫卷性、机械性,见效可能快,但学生一旦更换环境,可能就出现断崖式下滑,并且起死回生的可能性已微乎其微。这让我想起在一次教师会议上,一位领导所讲的中医和西医之辩,如果说中医是道,那么西医就是术。

       暑假我看到一个采访郑强教授的视频,当时主持人问郑强怎么看待中小学的双减政策。郑强表示,他虽然和中小学有一定距离,但对目前的教育现状并不认可,他认为现在的中学教育已经把学生求知的欲望和生命的激情彻底压榨干了,导致很多学生进入大学就开始无底线的放纵,甚至轻生。他还提到中国的小孩儿小时候几乎把国际上能拿的奖拿个遍,但为什么18岁后就不行了,而外国小孩18岁前疯狂地玩儿,18岁后突然不玩了,知道发奋图强了。

       有一部分学生刚进入高中时,中招成绩相当漂亮,在班上排名很靠前,但一个月以后,这些学生的成绩开始大幅下滑,无底线地下滑,止都止不住。后来有一次,在公交车上亲耳听到高一新生们的交流,说话简直肆无忌惮,大意是:原来觉得高中学习抓的非常紧,谁知道就那样,和原来的学校差远了,好像到了高中就像到了天堂似的,听听他们在寝室干的事情,很享受的样子。

       所以,作为班级的管理者,如果眼中只有成绩,可能最后什么也没有。用术更要重道,把德育工作真正抓起来,只要把一部分人认为虚空的事情做实,你收获的将不仅仅有成绩,可能更多。古人讲“欲速则不达”,成绩是一个自然增长的过程,不求快,但求稳。即便这些孩子没有在自己手中绽放,他也会在别人手中盛开,不至于过早凋零。(作者单位:新安县外国语初级中学)

(责编: )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原教育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中原教育周刊所有。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原教育周刊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