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教育周刊 > 理论

李娜:追寻水性李白 浅谈李白诗歌中的“水”意象

发布时间:2024-06-01 10:51:15来源: 中原教育周刊网
  

       一个四处漂泊的旅行家,为之历经的山山水水写诗作吟。一种好似在梦中出现的情境,站立秀峰之上,行走在壮美的瀑布之下,衣袂飘飘,遥望冥想。我想,那是一种追寻。

       李白的诗歌中有大量水的意象,他不仅对水作了姿态万千的描摹,同时也赋予了水的灵性,使其具有极富个性的姿态。

       道德经言“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诗人李白在诗歌中,也将水描摹得极富灵动之气,如浪漫、潇洒不羁的李白自己一样。

       水无色,晶莹剔透。李白的性情清澈如水,一生率真磊落。对友对己都如水一样真切、质朴,如我们耳熟能详的诗歌《赠汪伦》。

       相传汪伦以泾县有“十里桃花,万家酒店”为名,邀李白前来。酒过三巡之后,汪伦解释:桃花者,潭水名也;酒店者,店主姓万也。李白听后大笑,深深感动于汪伦的一片苦心,于是美诗相赠,汪伦千古留名。诗歌深为后人赞赏,“桃花潭水”成为后人抒写别情的常用语。秀美之景、真挚之情,在举杯唱和中,在后人的遐思里成为永恒。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想他人所不敢想,写他人所不能写,非浪漫的李白而不能。“飞流直下”是实写,包含了瀑布的流速、流量和流向,同时又极力向人们展示了瀑布的无穷动态。一个“飞”字,把高山瀑布奔腾跳跃的态势描绘得恰到好处,“直下”一词,既显山势之高,又见瀑水之急,势不可当之状如在眼前。“三千尺”属于一种兴会神到的率意之笔,给我们的感觉是一种特有的流动气势,勇往直前,义无反顾。

       李白一生热爱自然,自然美景在他的笔下更具有了奇异的色彩,那一程山、那一程水也陶冶了他的慷慨豪情。离开长安以后,他在《将进酒》中写道“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开篇以河水一去不返喻人生易逝,以黄河的伟大永恒反衬出生命的渺小脆弱。李白以古人的祟高志向自勉,摆脱了歧路彷徨的苦闷,唱出充满信心与展望的强音,“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多写世道艰难,表达离情别意。以“行路难”比喻世道险阻,抒写了诗人在政治道路上遭遇艰难时,产生的不可抑制的激愤情绪,但他并未因此而放弃远大的政治理想,仍盼着总有一天会施展自己的抱负,表现了他对人生前途乐观豪迈的气概,充满了积极浪漫主义的情调。

       面对困难,面对坎坷,需有胸襟,更需坚韧。胜不骄、败不馁,宠辱不惊,贫富不移,处顺境而不张狂,陷困境而不沮丧,遇险境而不惊慌,遭逆境而不失望。惟有如此,才能“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真挚者是水;“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慷慨恣肆者是水;“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坚韧者是水。

       人生,当如李白。如之真、如之肆、如之韧。(作者单位:平顶山市第十六中学)

(责编: 赵迅)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原教育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中原教育周刊所有。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原教育周刊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