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教育周刊 > 高等教育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师生赴茶店镇调研菊花产业

发布时间:2025-07-22 11:36:34来源: 中原教育周刊网
  

     本网讯 太行菊作为太行山区特有农业文化遗产,承载着数百年种植历史与深厚文化底蕴,在林州茶店镇一带扎根生长,既是传统药用植物,也是带动乡村发展的特色资源。7月10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公管理学院实践队前往林州市茶店镇,先后走进茶店村、翟二井村、胡家沟村,围绕当地菊花产业的发展历程、加工情况及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展开实地调研。

  据茶店村村干部介绍,当地种植菊花的历史可追溯至明清时期,最初只是农户零星种植,多用于自家药用或观赏。茶店村村干部向调研团介绍,当地菊花产业从分散种植到规模发展,从单一售卖到产业链延伸,已成为村民增收的重要支撑。随着时代发展,菊花种植逐渐从分散走向集中,从传统作物演变为特色产业,成为村里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

  在翟二井村,村干部详细讲解了菊花的加工流程,新鲜菊花采摘后,需经过筛选、晾晒、杀青、烘干等多道工序,制成菊花茶;品质上乘的菊花还会被深加工成菊花精油、菊花糕点、菊花枕等产品。深加工提升了产品附加值,拓宽了销售渠道,为村集体和村民带来稳定收益。

  随后,村干部带领实践队前往胡家沟村的菊花种植基地。虽已是7月,菊花尚未绽放,但田间的菊苗长势旺盛,一行行排列整齐,叶片翠绿厚实。实践队成员沿着田埂查看菊苗的生长状态,仔细询问种植密度、施肥方式等细节,并拍摄了菊苗生长的照片。

  据了解,当地通过“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发展菊花产业,统一提供种苗和技术指导,再集中收购加工。这种模式不仅降低了农户的种植风险,还带动了周边百余户村民就业,人均年收入增加近万元。村干部表示,近年来,茶店镇不断拓宽菊花销售渠道,除了传统的线下售卖,还通过电商平台将菊花茶、菊花制品销往全国各地。菊花产业已形成“种植—加工—销售”的完整产业链,成为带动乡村经济发展的“引擎”。

  此次茶店镇菊花产业调研,是课堂理论在乡土实践中的生动呈现。从明清零星种植到“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的规模发展,从单一药材到精油、糕点等深加工产品,太行菊产业链的每一环都诠释着“特色兴农”的智慧。青年学子既学到了产业实践经验,更坚定了用专业知识服务乡土的信念——贴近大地,才能让更多“太行菊”式的特色资源在乡村振兴中绽放光彩。(刘凯)

(责编: 卢鹏)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原教育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中原教育周刊所有。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原教育周刊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