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顶山学院:传统体育进乡村 文化传承焕新彩
本网讯 近日,平顶山学院体育学院“弘扬传统体育文化,践行奉献互助风尚”中华文化传承团的志愿者们,将南狮、捶丸、柔力球、彩带龙等传统体育项目带进许昌市襄城县十里铺乡井外村中心小学,开展“乡村逐梦,传统体育焕新彩”主题教学活动,为乡村校园注入鲜活文化活力,探索传统体育“扎根乡土”的新传承路径。
“看!我的彩带龙‘飞’起来了!”“狮头要跟上鼓点,步伐得稳!”课间时分,井外村中心小学的操场上一片欢腾。孩子们或挥动彩带龙划出绚烂弧线,或两两配合练习南狮基本步法,或围成圆圈切磋柔力球技巧。这些曾只在电视上见过的体育项目,如今成了他们每日的“必修课”。
“以前课间,孩子们不是追跑打闹,就是在教室里发呆。”该校教师感慨地说,“现在他们走路都在琢磨,如何让彩带龙的弧线更优美、柔力球的动作更流畅。”在她看来,传统体育不仅让孩子们放下手机、走向户外,更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团队协作与坚持不懈的品质。
同时,志愿者们还精心设计了“游戏化”教学方案:捶丸课将这项“古代高尔夫”变身趣味积分赛,点燃参与热情;南狮教学从“醒狮采青”民俗故事入手,再让学生分组扮演狮头、狮尾角色,在鼓乐声中沉浸式体验文化精髓;彩带龙课程则融入美术元素,让孩子们在舞动间感受色彩与韵律的交融之美。
“传统体育课堂让我们看到了孩子们不一样的状态。”该志愿服务团队带队辅导员王磊磊深有感触,“练南狮时,两个孩子为配合好一个动作,反复练习到满头大汗也不抱怨;画彩带龙时,他们热烈讨论用什么颜色能‘像彩虹一样飞起来’。这些瞬间让我明白,不是孩子们不爱‘动’,而是缺少能点燃热情的火种——传统体育里正藏着这样的火种。”
平顶山学院体育学院党委书记井怡琼表示:“传统体育的活态传承,离不开扎根基层、贴近生活。我们用兴趣教学为乡村校园注入文化活力,让舞狮的鼓点、捶丸的智慧、柔力球的韵律、彩带龙的协作,成为乡村教育里最生动的文化注脚,也为传统体育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创新开辟出一条扎根基层的新路径。”(许冠杰 高锦英 刘悦)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原教育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中原教育周刊所有。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原教育周刊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