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之河,奔涌向前:情绪之花在豫教基地绽放
七月的阳光穿过柳叶的缝隙,在河南省豫教青少年健康成长基地校园内,绘下了一幅幅水墨画。教室里,风扇轻轻摇头,将暑热与期待一同搅动成温柔的气流。一群少年端坐在课桌边,目光灼灼地望向讲台——那里,站着一位笑容温婉的女子,朱会利老师。
她指尖轻点屏幕,一行字跃然而出:“你是河,情绪是分秒流过的水滴。” 少年们屏息凝神,仿佛听见了内心深处的潺潺水声。
情绪的浪花——认识你的“水滴”
“当你愤怒时,身体会怎样?”朱老师话音未落,一个扎着小辫的女孩猛地站起来:“手心冒汗,拳头攥紧!”后排的男孩补充:“像火山要喷发!”笑声如涟漪荡开。
朱老师点头,屏幕上展开四种情绪图腾—— 快乐是金色的向日葵,在春风里摇曳;愤怒是赤红的闪电,劈开压抑的阴云;恐惧是幽蓝的迷雾,裹住颤抖的脚步;悲哀是深灰的雨滴,浸润沉默的土地。
“情绪没有对错,”她的声音如清泉,“它们是你生命的天气预报。”
秀才的镜子——照见情绪的“魔术师”
故事时间!朱老师化身说书人,绘声绘色讲述《秀才赶考》的传奇。当“黑棺材”出现时,少年们皱起眉头;听到“有官有财”的转折,又噗嗤笑出声。
“事件是A,情绪是C,而中间的B——”她突然举起一面镜子,映出每个少年的脸,“是你们心里的解释!”一个总低头的高个子少年猛地抬头,镜中他的眼睛亮了起来。
五指行动——把灰点点变成星光
“现在,把烦恼写在手背!”朱老师伸出掌心,少年们犹豫着写下:“成绩差”“爸妈吵架”“孤独”…… “谁能‘转化’它?”她问。
“同学不理我……”“那就主动夸他球鞋帅!”刺猬头男孩大喊。
“考试焦虑……”“说明我在乎!”戴眼镜的女生握紧拳头。
教室里沸腾了,手背上的“灰点点”被笑声冲刷,渐渐淡去。
你很特别——做自己情绪的国王
灯光暗下,绘本《你很特别》的投影展开。当“木偶人胖哥”被贴满灰点时,有人攥紧了衣角;当他被宣告“你本来的样子就足够好”时,角落里传来吸鼻子的声音。
朱老师轻声念出拿破仑的箴言:“能控制情绪的人,比攻下一座城更伟大。”窗外,暮色中的嵩山轮廓如黛,而少年们的眼睛,亮成了星星。
课后回声——从迷途到花开的路上
“原来愤怒是提醒我‘边界被侵犯’的信号。”——总打架的小林在笔记上画了把带花的剑。
“下次恐惧时,我要对它说:‘谢谢你来保护我。’”——怕黑的女孩把这句话贴在了床头。
这堂不同寻常的情绪课,恰似一场精心编排的心灵交响乐:认识情绪是第一乐章的序曲,接纳情绪是第二乐章的变奏,转化情绪则是最终章的华彩。情绪不再是洪水猛兽,而成了心灵的方言。正如朱老师最后说的:“愿你做自己情绪的摆渡人,在生命的河流中,既接纳湍急,也享受平缓。”
五点的斜阳为教室镀上金边,少年们手背上的墨迹在余晖中渐渐晕染成花。当朱老师合上《你很特别》的最后一页,有人发现窗台上的绿萝新抽的嫩芽,正悄悄触碰着那个写着"孤独"的手背。此刻,所有情绪都找到了归途——不是消失,而是在光的指引下,学会了与灵魂温柔共处。(卢鹏)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原教育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中原教育周刊所有。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原教育周刊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