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市:确保依法依规办学 共筑良好教育生态
本网讯 近日,周口市教育体育局发布了一封致全市校外培训机构的信,就暑期校外培训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与倡议,旨在深入贯彻落实“双减”政策,规范校外培训市场秩序,营造健康有序的教育生态环境。
信中指出,暑期已至,为确保校外培训机构合法合规运营,各机构需严守资质底线,确保合法办学。全市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文化艺术类、体育类、科技类等)必须取得相关主管部门的审批资质,并严格按许可范围开展培训,严禁超范围经营或变相开展学科类培训。同时,所有经审批设立的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必须按要求在全国监管平台注册,完成信息填报并接受动态监管。尚未完成资质审批或资质不全的校外培训机构,需立即停止招生及培训行为,抓紧完善相关手续。
在坚守政策红线方面,周口市教育体育局明确要求全面暂停学科类培训。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开展学科类培训,不得以“一对一”“住家教师”“研学”等方式开展学科类培训,也不得组织或变相组织与学科类培训相关的竞赛、考试等活动。此外,严禁在职教师参与违规培训,全市中小学在职教师不得组织、推荐或诱导学生参加违规培训,不得在校外培训机构兼职授课,对顶风违纪者,将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信中强调了规范办学行为的重要性。各校外培训机构需在显著位置公示证照情况、师资信息、课程设置、收退费标准、安全管理制度及监督举报电话等信息,做到“一校一址、一址一证”。同时,校外培训机构要规范收费行为,不得一次性收取或以充值、次卡等形式变相收取时间跨度超过3个月或60课时的费用,且收费金额不得超过5000元。家长缴费前,校外培训机构应与家长签订规范的培训合同,并开具合规发票。此外,校外培训机构还需规范宣传行为,不得在校园周边发放培训广告,不得发布违规广告。在校外培训机构人员管理方面,从业人员须通过违法犯罪记录查询,严禁聘用有违法犯罪记录人员,并加强从业人员思想道德、职业道德教育。校外培训机构要确保培训内容、培训方式与培训对象的年龄状况、身心特点、认知水平相适应,定期开展培训材料自查,并主动接受相关主管部门检查。
安全是办学的底线,各校外培训机构要牢固树立安全责任意识,聚焦消防、房屋结构、防汛应急、用电用气等重点安全领域,对照《校外培训机构消防安全管理九项规定》,查漏补缺,配足配齐安全防范设备,保持消防逃生通道畅通,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和应急逃生演练,为学生提供安全、健康的培训环境。
信中还强调,暑假期间,市“双减”办将继续畅通举报渠道,组织相关主管部门持续开展专项检查和随机抽查,对违法违规培训行为,将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严肃查处。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规范校外培训市场秩序是推动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周口市教育体育局呼吁各校外培训机构积极行动起来,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责任,为我市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贡献力量,共同营造风清气正、健康有序的校外培训环境。(田亚楠)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原教育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中原教育周刊所有。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原教育周刊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