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笔落处见星河 ——栾川县第一实验小学教师心理健康学专题培训纪实
本网栾川讯 新学期的篇章随秋意悄然开启,教育的征程从“心”出发。2025年8月27日清晨,栾川县第一实验小学多功能报告厅内,校长范浩源、教学副校长宋丽丽、德育副校长程延海及全校二百余位教师齐聚一堂,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心理健康专题培训。窗外伏牛山秋色初染,窗内求知热情正浓——这场由栾川县第一实验小学主办、《中原教育周刊》承办的《新学期教师绘画心理学专题培训》,为全体教师带来了一场探索心灵奥秘的旅程。
"让我们用画笔叩响心门。"学校特邀的《中原教育周刊》专家团讲师李忆春老师含笑登台,以深厚的心理学底蕴娓娓道来。她生动阐释了如何通过一笔一画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解读他们无法用言语表达的情绪、困惑与需求。"线条的急缓是情绪的脉搏,色彩的浓淡是心灵的天气。"这不仅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倾听与理解的艺术。
当李老师发出"用十分钟画出有房子、树、人的世界"的邀请时,会场顷刻陷入奇妙的静默。铅笔沙沙作响,宛如秋蚕食叶——校长范浩源、教学副校长宋丽丽、德育副校长程延海与全体教师一同俯身执笔,案头雪白的A4纸如待耕的秋野。在这场关于"绘画心理学"的体验中,理论瞬间鲜活:笔触是无声的语言,色彩是情绪的出口。
"窗户是渴望交流的象征,"李忆春漫步其间,衣襟掠过晨光。当投影幕布呈现四年级男孩的画作——房门挂着巨锁,树冠被涂成焦黑色,她轻声解读:"孩子用画笔呐喊:我被困住了!"台下响起一片倒吸凉气之声。这一刻,没有讲台与座位的距离,只有思想与心灵的碰撞。一位老教师举着画纸感叹:"教了三十年语文,今天才学会阅读无声的作文。"
下午的《防欺凌霸凌》专题更掀高潮。当邯郸事件照片浮现,李忆春的声音沉静如深潭:"欺凌从不突然发生,它总是从'玩笑式'推搡开始,在'闹着玩'的遮掩下蔓延。"她逐条击破认知误区,强调要"擦亮双眼,破除对欺凌的固有偏见"。讲到"语言暴力如针入骨"时,德育副校长程延海在笔记本上重重记下这行字,后排一位年轻女教师悄悄抹了下眼角。
培训现场化作流动的课堂。在ICPS冲突解决法演练环节,教师们两两一组,用蜡笔将"拳头"改画成"握手",把"眼泪"绘成"彩虹"。一位班主任红着眼圈分享:"班上那个总画黑色太阳的孩子,明天我要给他换一盒新彩笔。"德育主任边画边叹:"这比说教管用十倍!"
夕阳西下时,培训在经久不息的掌声中落幕。范浩源校长握着李老师的手感慨:"今天我们的教师画下了最特别的开学第一课。"这场培训不仅是一次学习,更是一次深刻的启迪。它意味着栾川实验一小的心理健康教育迈向了一个更专业、更精细的新阶段。
暮色浸染栾川长街,教师们带着二百多颗被熨烫过的心走向千家灯火。明天,当孩子们推开教室门,将会遇见更能读懂涂鸦里秘密的老师——那些画纸上的房子将开启温暖的门窗,树木会长出理解的枝桠,而小人儿的嘴角,终将扬起被真正看见的微笑。
探索不止,育心前行。新学期,栾川实验一小的老师们从"心"开始——用专业与爱,筑牢校园安全的防护网,守护每一颗童心在阳光下健康、快乐地成长。因为在伏牛山下的课堂里,已有更多老师学会用心灵作译码器,用画笔架彩虹桥。(栾川实验一小)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原教育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中原教育周刊所有。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原教育周刊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