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教育周刊 > 地方

秋阳穿铁窗,心灵破枷锁:10位心理师的高墙内暖心对话

发布时间:2025-09-12 20:05:21来源: 中原教育周刊网
  

      本网讯 郑州,九月的风已染上微凉,梧桐叶片片金黄,飘落在郑州女子监狱高耸的灰墙上。9月10日下午,《中原教育周刊》心理学院咨询师团队一行10人,带着秋日的暖意走进河南省郑州女子监狱,开启“爱心公益行”第五站的特殊旅程,为高墙内的特殊群体带来专业的心理辅导和人文关怀。

  下午二时,咨询师团队在完成严格的入场程序后,步入监狱教育改造区的心理咨询室。教育区内,淡蓝色咨询室内静谧温馨,窗台上的绿萝在秋阳下舒展枝叶,与窗外的铁窗形成微妙对比。

  “请相信,每一个灵魂都值得被温柔以待。”首席咨询师王杉杉轻声对面前紧张的年轻女子说。女子手指绞着衣角,泪珠无声滑落——这是三年来第一次有人如此专注地倾听她的心声。

  在走廊尽头的咨询室,年近五十的韩树青咨询师正与一位中年服刑人员轻声交谈。“我女儿……今年高考了……”哽咽的话语断断续续,韩老师将纸巾轻轻推过去,柔声道:“母爱永远不会因为距离而消失。”

  在随后进行的近三个小时一对一辅导中,10位咨询师针对不同犯罪类型、刑期和心理状态的服刑人员,量身定制了辅导方案。透过虚掩的门缝,可见咨询师们时而倾听,时而记录,不时递上纸巾。

  “我每晚都睡不着,想着出去后孩子还认不认我这个妈。”因经济犯罪入狱的王女士(化名)哽咽道。负责辅导她的潘光萍咨询师运用认知行为疗法,帮助她重建面对未来的信心。

  夕阳西斜,咨询室内的对话渐入尾声。周璐咨询师摘下眼镜,对面前的服刑人员说:“你要记住,秋天虽然是凋零的季节,但也是收获的季节。”女子含泪点头,将亲手折的纸星星放入咨询师掌心,露出久违的笑容:“原来还有人愿意听我说说话,让我看到了希望。”

  近年来,河南省郑州女子监狱高度重视心理矫治工作,先后与多家专业机构建立合作关系。监狱有关负责人介绍说:“监狱高度重视服刑人员的心理健康教育,多措并举,激发服刑人员新生勇气,重塑服刑人员正确价值观。每年开展心理健康讲座40余场,个体咨询超千人次。2022年以来,服刑人员违规率下降27%,改造积极性明显提升。”

  数据显示,通过系统性心理干预,服刑人员焦虑症发生率从2019年的43%降至现在的28%,抑郁症发生率下降19个百分点。更令人欣慰的是,经心理矫治的服刑人员刑满释放后再犯罪率显著低于未接受干预人员。

  监狱心理咨询与矫治工作室马主任表示:“秋季是情绪波动较大的季节,这次活动恰逢其时。专业心理干预能有效缓解服刑人员的负面情绪,降低再犯罪率。”

  暮色渐浓,10位讲师收拾材料准备离开。高窗外,秋霞满天,宛若一幅绚丽的油画。首席咨询师王杉杉回望身后渐渐关闭的铁门,轻声对同伴说:“你看,最深的黑夜往往能看见最亮的星星。”

  据悉,《中原教育周刊》心理学院的爱心公益行活动已15次走进这所特殊机构,累计为近300名服刑人员提供心理援助。首席咨询师王杉杉说:“每个人的生命都值得被尊重和理解。我们的公益行不会止步,未来还将走进更多特殊场所。”

  在这个秋意渐浓的午后,10颗心灵的种子已然播下。它们穿越铁窗,越过高墙,在那些被遗忘的角落里悄悄生根发芽。或许正如窗外那些梧桐树,历经风霜却依然挺立——每一个灵魂都值得第二次花开的机会,每一次救赎都值得被岁月温柔以待。(卢鹏)

(责编: )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原教育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中原教育周刊所有。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原教育周刊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