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漫卷处,为青春画一幅心灵的星图
本网许昌讯(卢鹏)九月的许魏故城,金风送爽,银杏初黄。2025年9月24日清晨,朝阳为许昌市英才街中学镀上暖光,露珠在草尖闪烁如散落的星子。《中原教育周刊》心理学院专家团一行6人,踏着晨光、披着薄雾,走进校园,为学校初一新生开启了一场《成为更好的自己“心”旅程》的心理团辅课。8时20分,多媒体教室的门扉轻启,250多名初一新生踩着斑驳的光影涌入——他们即将开启的,不仅是一堂心理课,更是一场与自我灵魂的浪漫邂逅。这是一个值得被铭记的早晨——心灵与秋天相遇,成长与启蒙共舞。
第一乐章:破冰与觉醒——徐娅敏老师的“心灵地图”
“同学们,欢迎来到初中!用一个词形容你开学以来的感受,你会说什么?”徐娅敏老师的声音温和而有力。一双双手举起:“新奇!”“压力大!”“想小学老师……”孩子们的回答像一面镜子,映出从小学到初中的蜕变阵痛。徐老师轻轻点头,背后的屏幕展开“认知觉醒”的画卷——身高体重的变化、前额叶皮层的未成熟、情绪海啸的来袭……她以“青春期的拼图”为喻,将抽象的大脑科学化为生动故事:“22岁才成熟的前额叶,就像一位正在成长的指挥官,而你们的情绪边缘系统已是敏锐的哨兵——学会调和它们,才是青春真正的智慧。”
当“绘制支持树”的任务发布时,教室沸腾了。学生们伏案疾书,用彩笔勾勒枝干:老师、同学、爱好、家庭……一个男孩犹豫地写下“害怕数学”,同桌小声补充:“但你画画很棒啊!”徐老师走近轻拍他的肩:“求助是强者的行为,你的支持树比想象中更茂盛。” 而“优点轰炸”游戏中,羞涩的小李被组员夸赞“不仅会画画,还总默默帮人整理画具”,他耳根泛红,嘴角却扬起——那一刻,自信如种子破土。
第二乐章:压力星球登陆——刘均芳老师的“快乐导航”
9点15分,三班教室变身“快乐星球”。刘均芳老师以一场“优点盲盒”游戏点燃气氛:学生将“会整理书桌”“说话温柔”等小优点折成纸团,随机抽取猜测主人。“我叫王明,小学最爱科学实验!这张纸条是李华的!”——接力复述名字与喜好的规则,让欢笑与专注交织。
“如果压力是外星生物,它在你身体里长什么样?” 刘老师的问题引发奇思妙想:有学生画下“考试怪兽”,有学生描述“像胸口压着巨石”。随后,“压力星球地图”徐徐展开——学习星球的“作业陨石”、人际星球的“沟通迷雾”,被“4-7-8太空呼吸法”“思维转换器”等工具逐一破解。当一名女生坦言“总怕父母失望”时,同组男生提议:“试试把‘必须考前三’换成‘我在进步’!”刘老师总结道:“压力是预警系统,而非敌人。快乐=应对能力÷挑战难度——今天的工具,需要像肌肉一样每天练习。”
第三乐章:情绪的主人——孙路云老师的“大脑升级计划”
10点20分,四班教室里的“数数挑战”和“默契站起”游戏,让团队协作的暖流驱散了秋日凉意。孙路云老师举起矿泉水瓶:“水的形状由瓶子决定,心理健康的标志是快速适应环境——就像你们刚刚的默契,正是情绪的弹性。”
从“喜、怒、哀、惧”的情绪图谱,到“负面情绪的正面价值”(如恐惧让人谨慎),孙老师以生活场景提问:“妈妈生日收到鲜花时,你心情如何?”学生争相回答:“温暖!”“自豪!”——情绪被具象为可触摸的能量。案例讨论环节,一场“榴莲好吃与否”的争执,被学生巧妙化解:“尊重不同,就像有人爱晴空有人爱细雨。”而篮球场上的道歉与原谅,更让全场领悟:“平和情绪是人际的桥梁,心宽能容百样情。”
课程尾声,孙老师引述今年流行语:“照顾好自己,世界才会属于你!” 学生们齐声跟读,眼中闪着光。窗外,秋阳正好,仿佛呼应着黑板上的结语——“风雨由天,快乐由己。会有一束光,照亮你的春夏秋冬。”
尾声:心光永熠——致永不落幕的青春
正午的阳光穿过梧桐枝叶,在走廊投下斑驳的光影。孩子们抱着笔记本来不及放下,就围着老师追问"呼吸法的秘诀",有个女孩在日记本上郑重写下:"今天我知道了,心理健康不是没有风雨,而是学会在雨中跳舞。"
这堂心理课如同秋日里的一场细雨——它没有惊雷的轰鸣,却让心灵的土壤松动;它没有彩虹的绚烂,却让成长的根系深扎。当放学铃声响起,那些关于情绪管理、支持系统的对话,依然在秋风里轻轻回响。也许教育的真谛正是如此:不是填满水桶,而是点燃火焰;不是雕刻玉石,而是唤醒种子内在的光芒。
这个秋天,在许昌城的一所中学里,心灵完成了一次漂亮的起跳——就像校园里那些梧桐叶,在飘落前最后一场舞蹈中,终于听懂了风的诗句。而更好的自己,正站在不远的前方,与每个少年约定:三年后,在更高处重逢。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原教育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中原教育周刊所有。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原教育周刊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