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教育周刊 > 高等教育

院史传承: 岁月酿底蕴,法治铸初心

发布时间:2025-08-13 10:14:45来源: 中原教育周刊网
  

  河南大学法学院的院史,宛如一幅与时代脉搏同频共振的法治教育长卷,在岁月的长河中徐徐铺展,既镌刻着往昔的峥嵘岁月,也映照着今朝的蓬勃气象,更寄托着未来的无限期许。

  1907 年,当国家与民族处于内忧外患交织的艰难时局,河南法政学堂在风雨如晦中毅然破土而生。这不仅是一所学堂的诞生,更是中原大地法治火种的点燃。一批怀揣法治理想、心系家国命运的鸿儒在此执鞭授业,他们将个人的学术追求与时代的法治呼唤紧密相连,矢志培育出中原大地首批本土法律菁英。那些带着岁月痕迹的学籍档案与讲义手稿,至今仍在静静低语,诉说着初创时期的筚路蓝缕与矢志不渝,见证着先辈们在法治荒原上拓荒前行的坚定身影。

  岁月流转至 1996年,在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下,河南大学法学院于深厚的历史积淀中涅槃重生,这既是对过往法治教育传统的赓续,更是对新时代法治建设需求的回应。复建之际,老一辈法学学者怀揣着对法学教育的赤诚与执着,怀抱珍藏的典籍重返校园,重启法学教育的崭新篇章。其中既有参与早期立法调研、为法治建设擘画蓝图的智囊,也有深研法理、在学术殿堂中孜孜求索的泰斗。他们常以 “法律之笔当镌刻社会肌理” 谆谆教诲学子,这种务实求真的治学之风,如同春雨般浸润着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化作晨曦中图书馆里专注的身影、课堂上围绕法理激荡的激烈思辨,融入模拟法庭上每一次严谨推演、每一场正义追寻。

  今日的法学院,既承载着百余年积淀的厚重历史底蕴,又焕发着新时代蓬勃向上的朝气与活力。不同时期的教学大纲、凝聚智慧的学术著作与彰显实践的学生案例有序陈列,老教师一笔一划书写的工整手写教案与青年教师与时俱进的前沿数字化教学成果交相辉映,无声地诉说着教学理念的代代传承、育人初心的始终坚守。从课堂教学到实践锻炼,从学术研究到社会服务,河大法律人的足迹,深深印刻在法治建设的壮阔征程中,成为推动法治进步的重要力量。

  从 1907 年法科初兴的星星之火,到如今学科鼎盛的燎原之势,百余载风雨兼程,百余载薪火相传,河南大学法学院始终坚守 “培育法治栋梁、服务社会发展” 的初心使命,在时代浪潮中勇立潮头,在法治道路上坚定前行。法治信仰在一代代师生的坚守与践行中,早已超越了时空的界限,化作一座巍峨矗立的精神丰碑,不仅见证着学院的成长与发展,更指引着每一位河大法律人在法治建设的道路上砥砺奋进、勇毅前行。(河南大学法学院 作者:宋烨锋)

 

(责编: 辛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原教育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中原教育周刊所有。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原教育周刊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