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教育周刊 > 高等教育

九月,又见新帆——记河南大学迎新季

发布时间:2025-08-30 16:17:39来源: 中原教育周刊网
  

  九月的河南大学,空气里夏末的余热尚未完全退场,初秋的微凉却已悄然潜入了晨昏。校园仿佛一个巨大的钟盘,其轴心在某个看不见的节点轻轻一颤,于是所有的指针都朝着一个新的方向运转起来——迎新季又至。

  这景象是年复一年的,却年年如新。校门口陡然增多了许多身影,多是年轻的学子,由父母亲人陪着,拖着硕大的行李箱。轮毂碾过古朴的地砖,发出闷而持续的声响,仿佛一种生涩的叩问,敲击着这座学府的门扉。他们的脸上,兴奋与迷茫交织成一种特有的光晕,眼神清亮,四下张望,试图将想象中的图景与眼前的现实迅速重合。而站在一旁的父母,目光则更深沉些,里面装着嘱托、不舍,还有一种岁月流转、儿女忽已成人的恍惚。他们手中的手机举了又放,似乎想记录下每一个瞬间,却又怕打扰了这一刻庄重的交接。

  校园的各条主干道旁,倏地冒出了许多迎新站点。高年级的志愿者们穿着辨识度极高的衣衫,笑容被秋阳晒得愈发清晰。他们一遍遍地重复着指引,接过一件件行李,将一股股茫然的新流,有序地引向各个园子。这其间有一种无声的传承:去年此时,他们亦是被引导者;今时今日,角色转换之间,他们便也体会到了某种成长的分量。

  公寓楼里最是喧腾。敞开的房门内,是四张空置已久的床板书桌正被迅速填满。最初的沉默很快被一句小心翼翼的问候打破,接着便是略带拘谨的交谈,籍贯、专业、来时路途的长短,成了最初也是最牢固的楔子,敲入彼此陌生的生命里,搭建起未来四年共处的框架。窗外晾衣绳上飘起的衣衫,是新的,颜色鲜亮,为这些古老的建筑注入了又一轮年轻的血液。

  南大门静默地矗立着,俯视着这一切。它见过太多的九月,太多的迎来送往。它的飞檐之下,流动的人潮每一年都在变,容颜由稚嫩渐趋成熟,但那份初来时的憧憬与悸动,却如同深植于地下的根系,年年生发,岁岁相似。它不言不语,却是一切故事的见证者与包容者。

  暮色四合时,喧闹渐渐沉淀下来。路灯次第亮起,将新生的影子拉得细长,投射在他们尚未熟悉的路径上。他们三三两两地走着,声音不高,或许在给家人报平安,或许在与新识的室友约定明天的探索。

  河南大学又完成了一次心跳般的律动。新一年的年轮,便在这样喧哗与寂静的交织中,无声地镌刻上了树身。来的自来,去的自去,而校园恒在,以其巨大的沉静与包容,迎纳又一季青春,开启又一卷故事。(河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张坤雅)

 

(责编: 辛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原教育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中原教育周刊所有。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原教育周刊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