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教育周刊 > 地方

宜阳:创新领航激活力 匠心筑梦育新人

发布时间:2025-09-14 10:30:02来源: 中原教育周刊网
  

   本网讯 高考录取人数连续5年递增,中考及格率稳定在60%以上,小学特色发展模式日益多元……近年来,宜阳县锚定“跻身洛阳教育第一方阵,加快建设区域教育强县”目标,以改革创新为笔,深化资源优化、协同育人,推动教育事业多点突破、整体跃升,谱写了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绚丽篇章。

  创新引领 五育并举结硕果

  炫酷的动画、好玩的情景,难懂的知识瞬间“变”得简单又有趣;个性分析、因材施教,为每个学生量身定制学习方案;制作作业关卡小程序,让完成作业像闯关升级,趣味横生……近日,宜阳县城关镇第一初级中学探索AI赋能教育教学,一个个创新举措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也让教育回归“以人为本”的本质,成为当地教育创新发展的生动缩影。

  除了积极探索AI赋能,将人工智能、大数据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该县还持续创新教学方法,以多元探索促进创新成果百花齐放。实验小学采用体系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系统学习,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思源学校推行“自主探究”教学法,鼓励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探索解决方案,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城关镇一中实行“三段六步”教学法,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实现教学相长。同时,该县通过名师工作室、名班主任工作室、学校联盟等平台,将这些先进教学法推广运用,有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课堂充满活力。

  深化改革,激活教育内生动力。宜阳县持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实现全县中小学课后服务覆盖率、课程多样化率、家长满意率“三个百分百”,探索励志教育体系,吸引全国近百所学校观摩学习,有效提升了宜阳教育的知名度。全面落实校长职级制改革、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和“县管校聘”改革,纵深推进“名校+”集团化办学模式,有效盘活23%的闲置师资,培养省级骨干教师21人、市级学科带头人39人,推动45岁以下年轻校长占比达61%,推动教师结构持续优化、教育教学水平持续提升。

  “双减”赋能,素质教育成效显著。宜阳县各中小学创新延时服务,结合自身特色与学生需求,精心设计多样化课程,培养学生兴趣爱好与综合能力。通过举办中小学生艺术节、田径运动会、科学素养比赛等多元活动,为学生搭建展示自我舞台。2025年,宜阳学子在洛阳市理化生竞赛中斩获91枚奖牌,作文大赛获奖211人,阳光体育田径运动会团体总分三连冠,素质教育品牌熠熠生辉。

  硬件升级 资源优化筑基石

  9月1日,新学期拉开帷幕,新建的宜阳县兴业路小学迎来了首批学子。孩子们背着新书包,满怀期待地进入新校园。放眼望去,彩色塑胶跑道与葱郁绿植相映成趣;教室里,多媒体一体机、可调节桌椅等设施应有尽有;宿舍里,卫浴、空调等配备齐全,彰显着生机与活力。这所新建小学,正是宜阳县持续提升中小学办学条件的鲜活范例。

  近年来,该县始终将教育作为最大民生工程,将《宜阳教育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定期研究调度,确保教育发展蓝图一绘到底,坚持“两个只增不减”,持续提升中小学办学条件。

  持续投入,改善办学。总投资4.8亿元的新实验高中、兴业路小学相继建成投用;宜阳一高教学楼和宿舍楼提升项目及时开工;持续推进宜阳二高、艺术学校信息化建设项目;城关镇一中、文明路小学、锦屏镇一中、三乡镇西村小学等改造项目有序进行,一大批实验室、计算机教室、多媒体设备等投用;建成全省首个县域“5G教育云平台”,乡村学校智慧教室覆盖率从零跃升至85%,打造“小学—初中—高中”一体化教育片区,擦亮宜阳教育“新名片”。

  优化布局,提升质量。先后投资18.6亿元,合并农村小规模学校182所,推动宜阳二高、城关镇一中、文明路小学提质升级,新增学位6200个,推动城区小学平均班额从最高65人降至50人以下,初中从62人降至50人以下,让困扰多年的“大班额”顽疾得到有效缓解,让更多学生享受到优质教育。

  多维赋能 协同共育强根基

  香鹿山镇黄窑小学校长王会娟用50万字的教学日记阐释了对教育工作的热爱;宜阳一高的樊梅霞老师以校为家、无私付出,助力2名学生圆梦清华,成为学生心中的“名校领路人”。在宜阳,像他们这样的老师还有很多。正是他们的“燃灯”,照亮了万千学子的求学之路。

  教师是教育发展的核心力量。宜阳县不断强化教师培训,开展沉浸式教研、联盟式教研,及时为老师充电蓄能。目前,全县学校拥有省级名班主任工作室、乡村首席教师工作室26个,省市名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57人。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宜阳县多维度发力,致力于打造懂管理、善教学的校长和教师队伍,坚持量化考核,完善差异化评比体系,将全县学校和教师的精力全部凝聚到提升教育质量上来。

  校园安全是教育发展的底线。宜阳县联合司法、公安、交通、消防等职能部门,常态化开展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防溺水、防诈骗、防踩踏、预防校园暴力和学生欺凌主题教育,不断提升师生防灾避险能力。对全县256所学校进行拉网式隐患排查,安装烟感报警器、购置灭火器共7681个,改造大通铺宿舍313间,新增保安159名;添置拒马、隔离墩、阻车钉阻车带、安保八件套等2262个(套),绘制网格线212个,拆除一楼防盗网,全面筑牢校园安全防线。

  教育督导是教育发展的保障。为确保各项改革落实落细,宜阳县成立教育高质量发展督导专班,先后深入18个中心校、52所中小学校进行督导。今年以来,督导组听课评课136节,印制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简报36期,提出意见建议283条,让教育综合改革成果更实。

  下一步,宜阳县将全面深化教育改革,强化教学质量与公平,通过强化党建引领、优化资源配置、加强教研与师资建设、完善评价体系,打造安全健康的教育环境,谱写教育强县建设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宜教宣)

(责编: 卢鹏)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原教育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中原教育周刊所有。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原教育周刊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