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教育周刊 > 地方

心钥转动时:豫教基地掀起一场“心灵风暴”

发布时间:2025-07-29 09:35:11来源: 中原教育周刊网
  

  本网讯 郑州,七月的白昼如同熔炉。行道梧桐宽厚的叶片筛下滚烫光斑,蝉鸣是城市灼热的脉搏。就在这片炽烈的背景音里,豫教青少年健康成长基地的一间教室,隔绝了外界喧嚣。没有观众,没有审视的目光,只有一群带着各自心事的少年,和一位注定要为他们点亮心灯的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袁周。一场名为《解码情绪 轻松生活》的青春对话,在蝉鸣最响的时刻,悄然启幕。

  定力中的觉醒序章

  “定力大比拼,现在开始!”袁老师的声音如金石相击,瞬间点燃全场。学员们凝神屏息,化身铜像——空气凝固,只余窗外蝉鸣与空调嗡鸣交织。一位学员额角悄然滑落的汗珠,竟似敲击在每个人紧绷的心弦上。袁周含笑巡视,目光如炬:“定力非静止,是心灵锚定风暴中心的从容!这微小汗珠,正是情绪在体内奔涌的诚实印记!”这看似简单的热身,已悄然掀开情绪觉察的第一页。

  绘色识情——情绪树的苏醒

  当一棵巨大的“情绪树”在白板上舒展枝桠,袁老师手中的彩笔如同魔法棒。“现在,为你的情绪涂上色彩!喜悦是朝阳金红?悲伤是沉静深海蓝?愤怒是炽热岩浆?”学员们指尖悬在情绪树上方,仿佛第一次真正凝视内心光谱。

  一位小姑娘迟疑着为“焦虑”涂上灰暗的紫色,轻声道:“原来它一直在这里,像一团模糊的迷雾。”袁老师走近,眼神如春日融冰:“看见它,就是迷雾散去的开始。每一道色彩,都是心灵深处传来的珍贵讯息,为守护你的完整而生!”当漫画小人登场,“哪个最开心?最恐惧?”的提问激起层层回响。一个腼腆男生指向角落瑟缩的小人:“那是我……害怕失败的样子。”袁老师的手坚定落在他肩头:“看!你的手指正勇敢地指向恐惧——表达已是突破!每一种情绪,皆是为爱而来,为护你周全而存在!”

  破茧之声——表达是灵魂的突围

  课程进入“表达情绪”的熔炉。角色扮演环节,袁老师化身情绪表达的“指挥家”。“现在,你就是那个被质疑的人!愤怒不必压抑,让它随声音喷薄!”她引导一位总爱低头沉默的学员。起初声音细若蚊蝇,袁老师如教练般在他身边挥拳鼓劲:“再来!胸腔发力!让话语如黄河奔流!”终于,一声“我不同意!”如惊雷炸响教室,震得他自己都睁大了眼睛,随即释然大笑——那被囚禁的自我,在表达中撞开牢笼!

  当《你是最棒的》励志短片的光影流淌,教室气氛悄然转变。画面中主角跌倒又爬起的坚毅,映照在学员们湿润的眼眸里。一位常因学习压力落泪的小女孩紧握邻座的手,指节泛白却低声跟读:“我是最棒的……我值得被看见!”那细语如种子,悄然植入心田。

  点石成金——情绪的魔法炼金术

  高潮在“情绪魔法”中降临。袁老师展示那幅经典漫画:阴云密布的老婆婆,因视角转换而重见晴空。“她的世界变了什么?变的不是风雨,而是心灵凝视的方向!”袁老师手臂挥动,仿佛拨开众人眼前的迷雾。小组讨论如沸水翻腾,思想激烈碰撞。

  “老婆婆学会转动心灵之镜!”“困境依旧,心灯已明!”学员们争先分享。袁老师立于中央,白板笔在手中如剑如旗:“消极情绪如乌云蔽日,而积极视角是穿透云层的光!它不否认阴影,却选择聚焦光明的形状!”她邀请学员重构近期困境。一位被学业重压困扰的少年犹豫道:“考试失利……或许在提醒我加固根基?”话语落地,他眼中阴霾渐散,如晨曦初露。袁老师振臂高呼:“看!魔法已然生效!一念之转,天地焕新!”那一刻,整个教室被希望照亮。

  心田回响——盛夏的繁花初绽

  课程尾声,“‘心’收获”环节如清泉流淌。学员们手握象征感悟的“情绪种子”,声音汇聚成觉醒的河流:

  “原来愤怒是未被听见的呼救,我要学会为它发声!”

  “给焦虑涂上颜色那一刻,它不再那么可怕。”

  “转换视角不是自欺,是选择更智慧地生存!”

  “情绪本无善恶,是行动赋予它们方向!”

  袁老师立于这片心灵共鸣的声浪中央,一袭黑衣映着窗外斜阳,宛如启明星。她的总结如钟声回荡:“今日我们解码情绪三重门:识其面貌,赋其声音,转其能量。所谓轻松生活,非逃避风雨,而是学会在情绪浪涛中成为沉稳的舵手!”

  窗外,炽烈的日光开始沉淀。柳丝在微风中轻轻摇曳,蝉鸣依旧,却仿佛融入了教室内的宁静。白板上那棵挂满彩色感悟卡片的“情绪树”,如同盛夏结出的奇异果实,无声诉说着这个下午——心钥转动,解锁青春迷茫的清脆回响。

  这堂夏日里的情绪课,是一面映照心灵的明镜,也是一把淬炼生命的钥匙。它教会学员:真正的勇者并非没有情绪波澜,而是懂得在风暴中心为灵魂掌舵。(卢鹏)

(责编: 卢鹏)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原教育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中原教育周刊所有。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原教育周刊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