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工业大学:助力乡村振兴 涂写青春底色
本网讯 中央宣传部等13个部门联合印发通知,部署开展2025年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通知强调,要紧紧围绕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凝心聚力,改进创新组织方式与内容,推动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更对路、更有效,使基层真正得到实惠。2025年7月5日至7月18日,在河南工业大学团委的指导下,“北斗星筑梦”暑期实践团队奔赴漯河市天边杨村,以“助力乡村振兴”为核心,深入开展红色教育、资助宣传、科学实验、社会调研等活动,把书本所学知识转化为青春建功的具体实践,为当地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传承红色基因,赓续革命精神。为进一步厚植红色情怀,团队开展了红色育人课堂,构建“观影史实+沉浸体验”的立体化教育矩阵。在革命精神宣讲中,选取《秀水泱泱》等经典剧目进行放映,特别为青少年设计"听党史、唱红歌、悟精神"的"三步走"实践路线;在手工实践中,将红色教育与创意制作巧妙结合,利用不同颜色蕴含的特殊意义,以鲜活视觉的冲击增强了青少年对红色文化的认知,为乡村振兴注入精神动力。
播撒资助种子,携助梦想起航。实践团队围绕资助政策落实开展了一场针对性宣传活动。活动现场,团队成员在显眼位置设立咨询台,有序发放图文并茂的宣传手册,并通过现场讲解的方式,向前来的家长介绍资助政策的具体内容、申请流程的详细步骤及资助范围的覆盖群体。面对家长提出的各类疑问,成员们逐一耐心解答,确保每位咨询者都能全面、清晰地了解资助信息。此次活动吸引了众多家长和学生咨询,切实有效扩大了资助政策的知晓度,为更多有需要的学子获取资助信息提供了渠道。
小小化学实验,大大科学梦想。实践团队发挥专业特长开展“魅力化学进乡村”科普活动。成员们精心设计了贴近生活的趣味实验,即厨房用品小苏打与醋酸的“碰面”,凭借扎实的化学知识和娴熟的实验操作,成员不仅为孩子们演示了气球的变大过程,更深入浅出地讲解了背后的科学原理。当看到孩子们因"化学红绿灯"实验颜色交替变化欢呼雀跃时,成员们在寓教于乐中播撒了科学的种子,用青春热情点燃了乡村孩子的科学梦想,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知行合一”的担当作为。
调研护航成长,共守一方晴空。团队聚焦“心理关怀”与“成长支持”等核心议题,开展心理家访专题活动,采用问卷和面对面交流的方式,与留守儿童及监护人展开了深度对话。经实地调研发现,天边杨村在往年实践团队的帮助下,学校越来越重视孩子心理健康成长,监护人对孩子的关注程度也不断提高,留守儿童情绪管理能力显著提升,心理韧性不断增强,校园心理咨询服务体系实现全面升级,为青少年健康成长筑牢了温暖屏障。扎根一线的细致调研,为持续完善关爱机制、推动关爱行动走深走实提供了坚实支撑。
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化学化工学院北斗星筑梦暑期实践团队的青年学子们,以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他们将个人成长融入时代发展洪流,将专业知识化作乡村振兴的强劲动力,在广袤乡村大地上书写着青春的华章。未来,他们将继续以昂扬姿态,紧跟时代步伐,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中勇毅前行,让青春在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中焕发绚丽光彩。(宋艳稳)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原教育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中原教育周刊所有。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原教育周刊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